查看: 16398|回复: 0

[综合] 故宫下雨湿地皮不积水奥秘在哪里?

微小宝 发表于 2016-7-21 07: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城内有大多数古建筑,如故宫、天坛、正阳门、钟鼓楼等,在建设时就考虑了排水问题,地面留有不同式样的泄水口。无论雨下多大,雨过地皮湿却不会有较大的积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特情况?奥秘在哪里?难道明清时期工匠们已经掌握了高精尖技术,比德国的防水板还牛掰?其实,
9 Z0 h3 }4 a/ |2 q( n明清时的建造技术并不比现在先进,排水工程没有更先进的技术,但是他们在规划时考虑的很多,方方面面,全局的局部的,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他们是心建设城市排水系统,而不是为了面子工程。如果说古人比现在先进在什么地方?那就是心细,用心。考虑了长远,为未来打算。 【图1,故宫中和殿和保和殿】故宫又称紫禁城,明清时期皇帝、嫔妃居住、办公的地方,那时的皇宫。故宫面积大,占地72公顷,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故宫建筑精美、气势宏大,宫殿相连,连檐接栋,现存建筑980余座,房屋8700多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故宫地面上建筑漂亮,巍峨雄伟,做足了面子工程。但是在光鲜的外表之下,故宫建筑的内部结构也非常精美,美轮美奂。但是如果只有建筑的雄伟,没有与之配套,保证故宫下雨不被淹的是排水系统,故宫还不能称之为完美。因为人们喜欢水漫金山的奇特效果,却不喜欢自己居住的地方全是“水世界”。 【图2,故宫神武门与护城河】故宫地下的排水系统自成体系,明沟暗渠一样不少。故宫宫殿建筑故宫地下有纵横交错的排水沟渠,分为南北向干沟、东西向支线、涵洞、沟眼等系统。雨水通过地面的沟眼、钱眼,流淌进暗沟,依次进入东西向支线,再汇集到南北向干沟,流入内金水河,最后汇入护城河。 【图3,故宫排水的钱眼】故宫内收集雨水的点很多,2 W1 ^- L" T! Z
地面有坡度面,利于雨水流入房基四周的石槽明沟,遇有台阶或建筑物时,则从“沟眼”穿过,或直接通过“钱眼”状的雨水石板汇入暗沟。在故宫内有三大殿,三重台基,没有暗沟,又怎么排水呢?原来台基上有1142个龙头,不仅有装饰美化的作用,龙头还是排水孔,台基上的雨水通过龙头排泄出去,形成“千龙吐水”的景观。 【图4,故宫千龙吐水】除了排水干渠以外,故宫的地下布满蜘蛛网般的二级排水沟(大街两旁的沟渠)和三级排水沟(偏街小巷内)。无论雨水再大,不会形成积水,暴雨来势凶猛也仅仅湿地皮。 【图5,故宫金水河】有关资料显示,故宫的排水系统分为明暗两套,明排是通过铺地做出泛水,通过各种排水口、吐水嘴排到周边河中,暗排是通过地下排水道将水排到河里,而这条河就是内外金水河。几百年来,故宫下再大的雨,都不淹水,并不是因为皇宫,而是建设者的理念,建一座城市(皇宫)必须解决排水问题。其实排水问题并不难,只要用心,按规划执行就行。为什么我们现在做不到?明清人给我们上了一课。解决城市水淹,技术不重要,手段不复杂,看你有没有用心,用良心来建造。说明:本文系头条号签约作者黄强的原创作品,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作者微信njhuangqiang。黄强,字不息。服饰史学家、金学家,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服饰史、民国史、南京地方史研究,均有著作出版。已出版《消失的南京旧景》《趣民国》《文人置业那些事》《服饰礼仪》等著作13本。新著《驱夷保岛郑成功》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 B1 ]; z" E, q; w( ]2 w5 j  K' v: X; C
* y' x' Y  p) A, N

1 n# E' C9 h. Y- y* |" W; m作者:头条号 / 黄强黄不息6 v7 X# T8 L) J. Y/ R
链接:http://toutiao.com/a6309240861041787138/  G5 f4 R( i2 j/ ]7 n* \+ e" {/ ?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9 j: y5 M& N; z9 ~7 W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0 G  I0 a  m7 J; T5 @
+ ]4 J" M: s" N/ Z/ t2 R8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