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788|回复: 0

[育儿知识] 教养孩子,会玩才是硬道理!

微小宝 发表于 2015-12-23 21: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教养好孩子,首先要学会陪孩子玩!不会玩的人,缺乏趣味和快乐的能力!而这样的人是很难养出快乐的孩子的

  玩,还是与孩子拉近距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及与孩子沟通、引导最有效的方式,远胜过喋喋不休的唠叨和大道理……

  ——————————————————

  文丨杨杰

  有位妈妈说,不知道怎样跟四岁的女儿玩游戏。于是我就问她:“你昨天回家的时候,孩子在玩什么?”

  这位妈妈说,她就是把一块布绑在两个椅子之间,说那是吊床,上面放个小物件,自己在那摇晃。

  听完妈妈的描述,我问这位妈妈,如果就以这个场景为起点,你会怎么跟孩子玩游戏呢。

  这位妈妈说:我会假装那个小物件掉了,再捡起来,或者假装吊床坏了,再修好。

  我问:“然后呢?”妈妈说,“没有然后了,就只能想到这些”。

  其实,妈妈描述了这个场景,我就眼前一亮,瞬间迸发出各种好玩的主意。于是,我就绘声绘色地给这位妈妈描述,如果我在现场,会怎么跟孩子玩游戏。

  我可能会跟孩子聊那个小物件代表了什么,跟着她的想象,可以编出各种有意思的故事;我还可以央求她让我玩一下,不给玩就各种撒娇,给玩的时候就制造有趣的点,比如,我太胖了,请她加宽吊床,我太重了,把吊床压坏了,然后,好不容易爬上吊床,又深陷其中爬不出来,请她搭救,等等。我还可以扮演旁观者,用所有的玩偶当道具:呀,班里的小朋友都来了,挤在一起了,不好,把豆豆绊倒了,她受伤了,哎哟,乐乐和苗苗抢吊床又打起来了,你快管管他们吧。咱让他们排好队好吗?嗯,到中午了,小朋友饿了,该吃午饭了,你快去做饭吧,然后还可以点餐,让她感受一下众口难调,然后带着玩偶们吃饭,然后睡觉,然后下午自由玩耍,做手工,或者去野游,最后把玩偶们送回家……

  我越说越兴奋,这位妈妈听了咯咯直笑,说:“哎呀,听你这么一说,我都想玩了,原来一个细节能发展出这么多游戏。”

  其实,很多类似的小细节,都可以发展成玩的“连续剧”,游戏的框架不变,每次玩都可以填充不一样的故事,玩耍的过程很丰富,还有新鲜感,孩子肯定会乐此不疲。

  当然,刚才描述的只是游戏的基本思路,每个细节还可以大做文章,比如,这个孩子在生活中,时常会对同伴充满敌意,动不动就很凶地说不跟人家玩了。那么,在游戏中,就可以让虚拟的乐乐和苗苗这两个角色,来重演这个过程,假设其中一个说弱弱地央求,另外一个强势地拒绝,然后请这个孩子来安慰、协调,我负责在旁边配音“刁难"这个小丫头,引导她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其实是非常有价值的人际练习,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我常常跟熟悉的家长说,其实,我最擅长的事情还不是教育咨询,而是陪孩子玩。不夸张地说,像这个小游戏,我能陪孩子玩上好几年,而且绝对不会审美疲劳。我为啥敢这样说呢,因为,就算比这更简单的游戏,比如老鹰捉小鸡、兔妈妈兔宝宝的游戏,我都曾经连续地陪我小侄女玩了好几年,以至于我的昵称都变成了"老鹰"。

  当然,也有人会说,那多累啊。是的,会累,不过,这个累也是想象出来的。当我们真的跟孩子玩起来的时候,那种欢乐本身,早就把累的感觉给稀释了。为啥游戏会这么重要呢?其实很简单,游戏能让孩子体会到愉悦的巅峰,同时,我们透过游戏,和孩子在一起。

  对孩子而言,玩游戏是最愉快、最温暖的时刻,会玩的孩子,内心都比较明媚。

  

  【奶爸说】

  刚开始陪孩子玩可能是会觉得累,玩久了后就会发现,实际上是孩子帮你找回了快乐的能力……

  想了解更多正确育儿知识,可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