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w: z" E! o: M
有人说,武汉是一个有点精神分裂的城市。在武汉生活,必须要忍受它“夏季火炉,冬季冰窟”的二季分明,学会享受武汉人“说话就像吵架一样”的火爆脾气。而这种“精分气质”似乎同样体现在了互联网创业上,出得了牛人却出不了牛公司,中国互联网版图偌大,却难见武汉身影。
此前,
腾讯科技一篇《出了
雷军周鸿祎,湖北却消失在中国互联网版图》的报道引发业界探讨,缺乏人才配套设施、缺少资本支持、政府扶持不够······分析原因不外乎这几个。但笔者认为尽管武汉的创业环境和北上广一线城市以及杭州、厦门等二线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但从纵向上看,却已有较大的改善。武汉作为一座传统工业城市,地处中部,经济外向度弱,在互联网产业上起步较晚。但错过了先机并不意味着失去了时机,或许,武汉需要的只是时间,去证明后来仍能居上。
武汉缺人才?难的是留住人才
曾采访过一位武汉本土的创业者,当问及创业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这位创业者就招不到人才大吐苦水。武汉缺人才?根据数据显示,作为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截至2014年,在武汉的高等院校共有98所,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107.26万人 ,是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
“天才少年”李一男、“微信之父”张小龙、
PPTV姚欣···这些在互联网界玩儿得风生水起的“霸道总裁”们都来自武汉高校。但十分尴尬的一点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这些高校,每年向北上广输送了大量人才,武汉本土创业公司却陷入缺乏人才的窘境。
薪酬待遇偏弱,缺乏标杆互联网企业,很多大学生宁愿远走他乡也不留在武汉。但相对来说,北上广深居高不下的房价,较低的生活满意度也成为令大学生望而生畏的软肋。所以,只要武汉市政府别把房价搞得恨天高,留住人才也未必没有可能。而联想、
腾讯、
搜狐、
华为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在武汉建立研发基地,实际上也是为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提供了一块跳板。而武汉剩下的要做的,就是做大至少一家本地有实力的创业公司,从而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 R( A* s1 a! F# r 政府只是需要更给力
同样作为内陆的重要城市,成都被冠以“开发者之城”的名头,而武汉却被指“消失在互联网版图”。早在2013年,
成都高新区就宣布拿出10亿元作为互联网发展专项基金。相对而言,武汉政府对于互联网创业的扶持却是一直受到创业者的诟病。有创业者透露,武汉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其实并不比一线城市差,但政府却更愿意将精力花费在那些能带来GDP的项目和产业上。
其实,武汉市政府对于互联网创业这块也并非完全“不作为”。就在最近,武汉市政府还提出要成立推动“互联网+”行动委员会,鼓励全民创新创业。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对于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重视,但笔者更关心的是这个重视是否仅停留在口头上。
能否出台实质性的互联网产业发展政策,为创业者提供切实的服务,结合武汉强大的科教实力形成产业优势,搭建平台引进资本,解决人才困境和资本困境。或许,这些才是创业者关心的根本问题,也是武
汉能否成为互联网创业的“天使之城”的关键所在。
" @" N$ O0 ~- ~8 p* E$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