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天寒地冻时,相信你家中的各类电暖产品已“火热登场”,但你知道古人的“便携式暖炉”是怎样的吗?昨日,东莞冠和博物馆展出一批清代铜质手炉,感兴趣的话本周末来赏一赏吧。7 r+ r: @% P3 w. g# w2 v5 J
“这种手炉,是古代有钱人家才用得起的。比如《红楼梦》里有个情节,贾宝玉在冬天上学堂就带着一个随身手炉。”昨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笑着对游客们说:“也许这里就有‘贾宝玉同款’呢!”( o) J; n; V8 ?% H/ W6 ]

3 L% K; T5 n6 s! s9 p E( V0 L9 Z' E0 `; d8 O
这批手炉有6个,产于清代晚期,均为黄铜质地。最大一个约有4斤重,状如提篮,有两根提把,炉身雕花,炉盖雕有龙凤,上密布通风孔。据介绍,使用时,只要往炉内添加烧红的木炭,再盖上炉盖,热力发散而出,就成了一个便携式暖炉。 (记者谢英君、董哲 通讯员邹俊圣摄影报道)
5 D' s% Q8 A5 a$ O3 r4 h8 @
% B) @0 E$ c2 N% C+ M; `' j! h, {( [) [1 \/ M

V) ^1 H+ M, y, g8 z7 d4 r& f
& h; s* E2 p8 ^0 m b e6 Y- A1 d% d5 e( _) m9 A7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