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944|回复: 0

【早上好】心中有尺,行事才能有度

微小宝 发表于 2020-11-29 09: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洞见Uki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作者的父亲是一名木匠。
他有三把尺子,一把直尺,一把方尺,一把卷尺。
直尺用来拉直线,方尺用来量直角的两边长,卷尺则纯粹是为了携带方便。
借着这三把尺子,父亲完成了无数精细的木工活。
听过一句话说:“人生需有尺,做人需有度。”
每个人这一生,又何尝不需要三把尺子?

第一把尺:比较
前段时间,在一次部门聚餐中,大家聊到了“情商”这个话题。
好几位同事,纷纷夸赞了自己心目中情商高的人。
有位同事很有意思,他接着大家的话茬,把他认为的公司里情商低的人都说了一遍。
还头头是道地分析,别人情商低的地方在哪里。
他的一场发言,让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因为相处时间长了,每个人都了解他的行事风格。
日常生活中,他一开口就否定别人的想法,很喜欢对别人评头论足,常常令身边的人陷入尴尬。
他在毫不留情地剖析别人时,却忽略了自己情商也不高的事实。
俗话说:“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己。”
很多时候,我们能够轻易地评判别人,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因此,人生在世,每个人都需要有一把“比较”的尺子。
古语有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与优秀的人比较,学习他们的长处;与差劲的人比较,反省自己的缺点。
只有认清现实,才能做到既不低估别人,也不高估自己。
只有不断向他人学习,才能做到日日精进。


第二把尺:底线
古人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可为”与“不可为”之间,便是一个人的底线。
疫情期间,北京一所小区为方便居民取快递,设立了专门的存放地点。
没想到,此举引来了小偷,几个月下来,小区内发生了多起快递被偷事件。
为了追回损失,物业报警,民警介入调查。
民警通过调取监控,锁定了偷盗者,最后成功将他抓捕。
没想到,偷盗者竟是一位38岁的海归博士。
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位博士的生活条件并不差。
在外企公司担任高管的他,年薪高达40万,比多数人条件都好。
这个新闻被曝光后,网友纷纷觉得不可思议。
明明不差钱,可是在看到那么多快递堆放在一起时,还是动了偷盗的念头。
他承认自己贪小便宜,连续作案17次,偷走了21件物品。
抱着侥幸心理的博士,终究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被民警抓捕后,他的大好前程也没了。
易中天曾说:“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
行走世间,总要有自己的底线,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因为大千世界,难免会有各色各样的诱惑。
心中有尺的人,能够不为利益所动,不被诱惑所驱。
没有底线的人,时常控制不住自己,最终却得用更大的代价来偿还。
张泉灵曾说:“挣有数的钱,过有底线的生活,做有分寸的事。”
时时警醒自己,方能少走弯路。


第三把尺:分寸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生活中和一些人相处,会感到身心舒畅。
可是也总有一些人,一旦靠近了,便觉得窒息。
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每个人的分寸感不同。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啼笑皆非。
有位朋友春节回家,遇到了一个不太熟的远房亲戚。
对方得知她做自媒体,就问她收入如何。
朋友觉得,总共也没见过几次面,一开口就赤裸裸问薪水,心里有点不高兴。
于是,她婉转地避开了这个问题,给亲戚说了下行业的薪资情况是怎样的。
要是换作其他人,也就自觉不再追问了。
没想到,亲戚很执着,非要她说一下她的具体收入。
朋友并不想回答,于是含糊地说:“不大稳定。”
亲戚居然说:“那你告诉我一下,你这几个月收入如何呗?”
远房亲戚见面,竟然演变成了一场薪水大拷问,朋友感到很无语。
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很多人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总觉得熟不拘礼。
殊不知,与人交往中,有一把尺子,叫做分寸。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微妙而脆弱。
不管对待陌生人、熟人、还是亲朋好友,都要拿捏好分寸。
交浅言深、把话说满、把事做绝,都是因为内心缺乏分寸感。
有句话说得好:“话不可说尽,要把握分寸;事不可做绝,要留有余地。”
说话做事,多考虑别人的感受。
心中装着他人,处事才能不失分寸。


人这一生,从来不是平坦大道,总有九曲十八弯。
为人处世中,我们也要面临许多的考验和挑战。
心中有尺,行事才能有度。
用好“比较”这把尺子,丈量自己和他人,才能做到取长补短;
用好“底线”这把尺子,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用好“分寸”这把尺子,提醒自己熟不逾矩,才能收获良好的关系。
有一句话说:“人生之尺,是行为的指南针,把握人生尺度,内心世界就有了深度。”
漫漫人生路,心中需有尺。
凡事把握好尺度,才能行得端,站得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