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360|回复: 0

[综合] 蚂蚁金服接受中国邮政投资,农村金融为何要捎带上它?

微小宝 发表于 2015-9-6 18: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o  c% u; K2 f1 \
  }( Y8 s1 d* T  K7 M% s( ]$ M
昨日(9月5日),蚂蚁金服的企业公示信息中,北京中邮投资中心已经成为其股东。邮政集团也在其官网发布消息证实入股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蚂蚁金服。根据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表示:“入股蚂蚁金服拉开了双方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的序幕,为日后普惠金融、农村小额贷款等方面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 [: P$ j  d) d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阿里对此也觊觎已久,在电商、物流等方面针对农村早已开始布局。包括与中国邮政在去年6月就物流、电商等方面与阿里集团也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图。

- A1 ?! f) W+ k2 Q3 v
邮政成为了仅此于社保基金的蚂蚁金服第二大战略投资者,那么为什么阿里做农村金融要拉上邮政呢?

- w2 }/ e$ V* [' U7 e9 l: w1 i% d3 X
邮政的优势
. O, @; s* P  S' i8 w
网店数量的绝对优势

/ u6 b! O) {" G3 r# K
根据中银协发布《2014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到21.71万个。其中邮政银行以超过4万个网店以上的数量,高居数量第一,行业占比接近20%,超过了老二工行、老三农行的数量之和。2014年全国普查数据中显示的全国乡镇总数量为3万3千余个,因此基本可以判断邮政集团的线下网点已经深入到了中国几乎每一个乡镇级别的地区。

' l  _; R6 r6 \' \
对于金融与网络教育程度基础较差的农村地区,线下教育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邮政无疑有做好这个任务的好基础。

" o; I/ C! c# q
特殊文化下的信任关系

  ]& M* `: \+ J& a, r$ f
在很多非沿海农村地区,邮政储蓄所几乎是农村居民唯一能找到的金融服务网点,而且传统的邮递业务多年以来便是农村居民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此外,除外出务工外农村地区工作机会流动性不强,许多农村网点的工作人员与当地居民保持的长期频繁的交流,有着非常好的感情基础。
, Z! n0 J& ?) o$ z9 X
邮政的黄昏

& w" H5 U% j" b7 u
传统邮政业务的衰败,金融及金融代理已成为支柱业务
3 S: d& h6 J/ H  Y7 Y  |
邮政是国有独资的企业,对于邮政业务有着专营的权,但是传统的报刊、图书、邮票发行业务、邮政汇兑业务早已被冲击成了渣。自邮政集团与邮政银行分离经营后,金融以及代理金融(各种代发、代售、代缴)地位日渐提高。

. ?9 W7 O0 L4 a$ i$ E
保值需求

3 C$ _8 h. Q5 D
自90年代邮政业务与电信业务分营后,邮政亏损的问题暴露的越来越凶。这些年,国家采取财政补贴、税款返还等方式,缓解邮政行业的困难,邮政企业也做了相应改革,但亏损仍然严重。作为商业化运作的国有企业,资产价值和自我造血能力还是需要保证的,其转型势在必行;要不然给管理者套上个“经营不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并不是说不过去的。

3 M3 o/ v" b4 I7 t5 U' A: b% B
蚂蚁金服作为普惠金融的一部分,社保基金入股已经马云承诺的低持股比例已经证明了蚂蚁金服不可能成为企业私家花园而必须带有“国家公器”的性质。社保基金入股蚂蚁金服是价格有一定的折扣,相信中国邮政入股阿里的价格也不会太高。
! _: v$ Q; J3 |6 S# i- C$ W* y
普惠金融提了多年,但农村金融依然步履维艰! u& R% W/ c' E+ s( P

* ]6 _2 m: g' T- m0 o4 z2 S7 {! _# E
农村金融一直很难玩转:
4 C  [* j1 t! p
  • 农村人口相对不集中,并且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改革,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输出,大量农村遗留下来人口主要都是老龄人以及留守儿童。从人口构成上来看并没有强烈的金融需求。
    ( S3 F7 u& P3 F

% t* d1 M5 D/ K" `% c# i. P0 \
  • 农村地区金融业务需求总量较少。例如农村人口最大的一次性资金需求便是建房,但农村建房大多基于自家宅基地或者回迁地,并且主要劳动力也来自亲戚或者周边,因此建房成本相对较低。据笔者了解,在非沿海地区的农村中,地基+土建+简装的成本通常不超过千元每平米,一般家庭建房资金需求多在30万以内。
    " Y' ?, h6 P' Z8 ^" C1 X

! j6 H% a- B$ Y5 r
  • 农村金融业务要因地制宜,产品设计极难标准化。受地域与种植物影响,农业生产的金融需求差异极大:不同地域对于种子、肥料、农机、销售等各方面需求各不相同,在产品设计上极为困难。
    , y" K$ c5 `! b  h
  • 传统贷款流程不适用农村地区,抵押物这一条基本上就很难满足。针对大规模种植、养殖的农户部分银行与农村合作社会有相关的贷款政策,但是通常折算率较低,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目前也有部分类似专做农业P2P的机构提供金融服务,但是大多年化成本达到12%~18%之高,农业生产较难负担此成本。

    6 ?, c# n5 D: _/ {: ]* H2 K
$ E9 K0 z3 b& Y# |' t! v8 Q! N# _7 ~5 ~
  • 农村居民金融教育程度不高,邮政从业人员也不甚熟悉金融业务。
    , T) W, A* b; [- Z+ g+ j! K  I  ^( E
. N8 ]; v$ c* f: |$ c
针对城市地区意欲“去网点化”的网商银行,同一个干爹的蚂蚁金服针对农村地区则需要加强在线下的引导服务能力。邮政集团虽说积重难返、机构臃肿,但却也正是民生所需,并不可能做大的关停网点、削减成本的改革。

  e9 e# c; E5 [3 F4 \5 \
农村金融市场大,只是太难啃,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貌似给眼红这个领域的参与者推开了一个机会窗口。蚂蚁金服与中国邮政若能结姻愉快,相信对双方还是都有着不少的想象空间的。

% S6 ~1 S5 f$ i2 X; H; s, C: D
3 O5 h* j: [0 _0 O- }; Q& G

) n1 L/ D. k) m; T/ S$ |# y& S

8 k" v0 K, h+ L

# F& X" n- P* ^+ t7 t: P& Q# |' Q; S+ R; `!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