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988|回复: 0

[育儿知识] 懂得好好说话的家庭养出来的小孩就是不一样

微小宝 发表于 2017-10-21 15: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芬兰的一则公益广告短片《孤儿院》勾起朋友圈心灵:

一对乖巧的姐弟俩,来到一所成人“孤儿院”中。在一名女士的引导下,他们开始“面试”橱窗里的4组父母,来选出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父母。

第一组父母,爸爸在看书,妈妈则在一旁娴熟的打扫着卫生,他们看上去融洽自然。

第二组父母,妻子正在体贴地为丈夫倒着果汁,两个人有说有笑。

第三组父母,俩人各一只手推着婴儿车,在树下散步,妈妈很优雅,爸爸看上去也很绅士。

小男孩透过橱窗,会心一笑,眼神里透露着渴望~

与前面三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四组父母:

两人正发生着激烈的争吵,丈夫动作幅度很大,妻子好像在辩解着什么。

橱窗外的孩子们立刻变得胆怯,惊恐,不知所措,脸上的笑容也完全消失了。

常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父母,照出来的孩子也基本相似,而且还会带来心灵缺陷。

因为在孩子小时候,他们会在耳濡目染中效仿着父母的互动模式:

如果父母为人和善,说话让人如浴春风,那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会风度翩翩,彬彬有礼。

但如果父母喜欢讲脏话,粗话,那孩子长大了多半也会“顺口成章”,这样也就看得出缺乏教养,出言不逊。

再者如果父母经常吵吵闹闹,甚至大打出手,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生性孤僻,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会不觉怀疑自己的能力远不如别人。

有些父母好像从来不会赞美自己的孩子,更有甚者“指桑骂槐”,其实孩子最怕的就是爸妈吵架。家里一个愤怒的摔东西,另外一个大吼大叫如同洪水猛兽。而他们则躲在房间的某一角,心惊胆颤。事后做任何一件再为不过平常的事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挨骂。

由此可见,家庭氛围是否和睦,直接影响到孩子心理能否健康成长。

其实语言暴力,是一种比家庭暴力更可怕的东西,常常“杀人”于无形。再者并不是所有的“鞭策”都能让孩子进步的。

教育心理学上有个概念:翁格玛丽效应

讲的是一个叫翁格玛丽的女孩,本来长得不是很美;但是她的家人和朋友都给她信心,鼓励她:你很美。之后女孩便给自己信心,并付与行动。渐渐地,女孩真的越来越漂亮,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给他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正确引导。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当孩子做的不够好时,我们可以鼓励一句:爸爸看到了你的努力,已经进步很多了。

当孩子帮着做着家务时,我们可以真诚地感激:谢谢你的帮助,妈妈感觉轻松多了很开心~~~这就是动力!

当孩子因为失败感到迷茫时,我们可以指引他直面挫折:没关系的,我相信你可以做的更好。

孩子是需要适当鼓励的,这样才能获得自信和勇气,上进心!这就好比植物必需浇水,才能更好的生存一样。

不要吝惜你的赞美,无论是对爱人还是对孩子。

曾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却需要一直学习。——学无止境

学会好好说话这一课,希望你我永远不要缺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