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50|回复: 0

[综合] “情绪宝”:方三文的愚人节玩笑

微小宝 发表于 2014-4-1 2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阳泉 为大家 提供了 顺风车 服务平台 http://t.cn/8sVwtrb# Y+ Q, G0 J( W1 X: B

) r4 X3 G1 b) u* U' ^: J: p
一场愚人节的品牌营销,但却博得了几乎所有财经媒体的同步转发,方三文不费吹灰之力便让雪球上了头条。
+ q' D: n7 P/ w) k+ V. T) L! j) y. j# Q
看过《整蛊专家》的朋友应该都了解,好的整蛊,必定是要连自己也能深信不疑的。雪球关于“情绪宝”的设计,应当算得上是一次好的整蛊。% r& b8 d6 S7 a) w9 d% j& N8 ]* F# p

5 H( w7 O' P% t( H+ ]首先,它所设计的收益率相当诱惑,但又不离谱。两周,收益率为7%(注意,非年化收益率)。任何一个散户,在行情好的时候两天都能随手赚到7%不是么?可对比任何一款互联网理财产品,年化收益7%都已经是极其可观的数字。其次,雪球拥有基于自身平台大数据的“雪球指标”,的确具备开发数据极其相应理财产品的先天优势。投资者们也都认为雪球终将推出互联网理财产品。, a$ X# e; Y: O' n0 L2 z$ }
& ]' J1 z& o' s1 C$ B" F$ F; C
正因为认识到了以上两点,所谓“情绪宝”的推广文案才能如此振振有辞:+ a. m# w5 v" N
1 {9 S! {4 {% P1 }
一直以来,从未有一种可靠方法来量化投资者情绪,直到雪球的出现。7 w) k$ V+ h9 D  M& a. p
& X! h# }; k$ z3 x  f
当某只股票首次进入‘雪球热股榜’后,它的股价在短期内会出现剧烈的震荡。统计数据显示,买入2013年81只首次进入雪球热股榜的A股股票,统一两周后卖出,最后平均收益率达到惊人的7%。
) K8 L* |* G2 S$ G4 H* p3 }8 L/ x# k* _0 H3 @
情绪宝’购买的公司均锁定为首次进入雪球热股榜的股票,卖出时间锁定为买入的两周之后。
7 Z8 j( _* A9 m; F2 e至此,“情绪宝”的真实目的显露无疑——愚人节整蛊博人一笑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给“雪球指标”拉关注。手贱诸如鄙人之流,在转发其官微发言之后便受其诱导转入其页面,翻查“雪球热股榜”榜单。倘若真依其计投资,算来收益的确不错。只是,我们真可以这样照本宣科的投资么?0 i  f8 ?; c' |* l3 r  @

# p% T! d) \+ j9 o3 D! l回到“情绪”上来。“情绪决定股市投资成败”的说法一点也不新鲜,在雪球出现之前,早有机构在兜售所谓“股市情绪分析系统”。至于是否存在得以“量化投资者情绪”的“可靠方法”——雪球虽聚集了大量职业和半职业的投资者,但其活跃用户数仍未达百万级,它的“情绪数据库”难道就真的那么可靠?如果说公开市场上的职业投资者是狼,业余投资者是羊;雪球又能如何做到仅以手中百万级的样本数据来实现喜羊羊吃定灰太狼的目标呢?& C9 ~9 p9 b' R7 P3 {

6 D7 |$ G2 b- s( [" a4 R说得更难听些:如果你把“情绪宝”里鼓吹的“两周7%”当真,完全参照“雪球热股榜”里的股票来建仓,你赚到钱的可能性和自己随便瞎买的几率是相当的。道理不必深究,只需看看那些苦逼的基金经理们;倘若照抄雪球榜单就能“两周7%”,他们还需要上蹿下跳调研么,还用得着一到季末年末就愁排名么?A股市场上的事后诸葛亮实在不胜枚举,多一个“雪球热股榜”真的不稀奇。
- P( Y0 i; }8 c/ h# \( p7 M' N
. |. K% b8 B) V% q7 w当然,加强用户信息交流乃至影响用户投资决策是雪球存在的本意,以大数据之名谋互联网理财的产品创新亦是雪球所能许给其战略投资者的未来。但正如“情绪宝”只能是愚人节的应景之道一样,若仅仅囿于雪球自身的用户圈子,“雪球指标”充其量达到“小而美”的境界,它能做到的不仅“股吧”能做到,连Q群里的带头大哥也能做到,更不用说那些正在与BAT们谋求合体的券商们——未来它们或能做得更好。
- k8 L" ~# K- w6 P6 O
2 W2 m; y/ ~3 C" B& B是的,今天的“情绪宝”的确算得上好的整蛊,除此之外,就是雪球炮制的一场关于众筹炒股的意淫而已。
2 S4 N/ h) G$ A: ^+ S1 F
; K" _4 f& C, r+ F, Z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