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117|回复: 0

[综合] 是破坏也是革新的社区共享经济,还有几道坎要过?

微小宝 发表于 2015-12-20 10: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1.4]摘要: 这样一个增量市场并不是人人都能拿到一块香馍馍,太多企业吃到的都是苦头。这冰火两重天的社区共享经济仍有面临着诸多必须面对的坑,只有真正在关键环节做好了选择才可能找到成功的出路。

3 q+ ?; [1 J( p, {* \/ I7 I5 d

[size=1.8]


$ s6 L( k. H5 f, J6 a- _3 S" O" X% G! G# O4 J1 G

[size=1.8]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惯行的免费牌和低价牌逐渐失灵,就在同时中产阶级成为了消费主力军。

# k3 M& h: T3 w& O5 T1 P
0 b1 R1 e/ X4 c( B8 B# Q

[size=1.8]据国家统计局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年家庭收入标准为6万元-50万元,并预测到2020年,城市中等收入家庭将占全部家庭收入的45%。再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加速渗透,个人生活服务行业在供需两端变革的共振效应下表现出巨大的增长弹性,共享经济开始渗透到理发、宠物、养老、美甲、烹饪、洗衣、家政等更加细分的生活服务领域,于是各类以社区为中心的共享经济模式遍地开花。

, n* A5 F* X) |

# k2 p( s5 B6 x. A/ [$ K5 ^

[size=1.8]比如不久前e袋洗推出了母品牌“小e管家”,打造邻里互助共享服务综合平台,向中国社区家庭提供包括小e管洗、小e管饭、小e管遛(宠物)、小e管修、小e管玩、小e管送等日常生活服务,小e管家还联合正和岛投资、京东金融等成立Share VC(共享基金),第一期募集1亿人民币资金,专门投资可接入平台的社区共享经济项目。

1 {4 G1 k$ C, J6 \3 }3 `

6 G% R! m% p# Z1 D4 f. C* y

[size=1.8]还有天使轮获得800 万元的让邻居教你开车的 “好好学车”、邻居帮你寄养宠物的 “宠物帮”(领投近千万元 Pre-A 轮)、社区医生帮你照顾老人的 “陪爸妈”(千万元)、主打月嫂、保姆和育儿嫂服务的 “无忧保姆”(领投 2000 万元 A 轮)以及做上门产后恢复的 “奶牛妈妈”,一年获得百万用户,完成4轮融资“回家吃饭“等等,他们都算是顺风顺水。

+ l' L& E, l$ d- Z/ x9 [7 Y9 \
& D- w  }" b0 A" s4 w

[size=1.8]另一边身边家政、微洗衣和邦家政PH+等同样专注于社区市场的共享平台在2014年先后折戟沉沙,这可谓“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社区共享经济未来路在何方。

. }6 e% Y+ p# g/ h
: A6 Y  z6 |  p6 G, \0 Y, D; t6 z
是破坏也是革新的社区共享经济0 Q- t; I7 Z$ [4 A

0 U6 c% D% F  Q( H; K

[size=1.8]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本身的核心便是在供需不平衡的市场中,扩大原本不充足的供给并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或者通过扩大优质供给,刺激消费升级新需求。

1 |6 g; H/ b; \7 l
8 \3 K/ N; t$ n: J8 Y* s

[size=1.8]于是我们看到在消费品市场中,共享经济表现为物品拥有权被使用权替代,比如现在不一定需要买车,用滴滴快的就能实现轻松出行,这实质是将相对标准的供应物品(或者说库存),将其使用权按需分割成不同时间段,从而分别共享给不同且有需求的用户。而在社区服务中,共享经济表现出来的优势则是实现独特内容(或服务)共享、趋于零边际成本、满足长尾需求、增加人文关怀等,相对于原有社区服务业,它的革新意义更远不止这些。


, V: F% K. u: H5 K4 c: D8 ?
' u, i% m; b9 \. L

[size=1.8]首先,它在长尾需求中实现了目标人群差异化。


' A9 [; C8 i/ r7 ?+ ?/ m; j0 [$ x4 v( w+ w5 `. o3 R' {

[size=1.8]关于用户,我们可以先看下成熟地区的,据统计截至2014年,美国、英国、加拿大三大共享经济国际分别已有1.2亿、3300万和1400万人口参与共享经济。而在中国根据近日《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报告》的数据:预计到2015年末,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50.4%,网民规模将达到6.9亿,固定宽带用户数将超过2.1亿户,也就是这些人随时可能参与到社区共享经济中来,尤其是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无孔不入地深入社会地各个层面,我们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快。


1 I1 y5 j5 o; Z# O9 F1 g' _
+ V6 J+ c; R1 Z0 r1 }

[size=1.8]从感情到日常生活,“快餐式”似乎已经代表了一切,人情味开始成了稀缺品,而人们的时间开始变得越来越值钱,中产阶级更加愿意来钱换时间换品质生活,于是洗衣、家政、美业、烹饪、养老等都可以在e袋洗、58到家、吃吃饭、家政阿姨、河狸家等共享平台下单来满足个人或家庭需求。这些需求极具个性化且分散,是典型的长尾分布,这让原有的只满足共性用户需求的平台既看不上也看不懂,反而成为了中小创业者成长的机会。

4 ~3 }; k' K/ p

+ Q0 M) r" `" r8 `. d1 k# k$ ^

[size=1.8]而这些长尾需求的背后却是注重品质与人情味的优质消费群体,也是消费升级的主要动力源泉。他们远不只是希望在质量和营养上得有保证,而是希望建立一个更加私密温馨的家庭空间,或三五好友或社区邻里或家人老少,建立人与人之间新型的关系跟情感,让生活更富有趣味和人情味儿。这部分人不太在意价格与实惠,而关心情感传递,注重生活品质,更加在意生活态度、价值观是否一致。他们需要的生活空间是一种价值空间,需要环境、语境乃至情景与之匹配,他们有闲情、有闲钱、有品味、可以自由追求想要的生活。


2 ^  m2 \  s) |4 ]3 a2 u0 k7 M# X) s+ x# Q3 ^+ {' k, O

[size=1.8]其次,属地化就业实现最佳人力资源配置。

. y. |1 d) \& H4 ^# ~+ x/ F6 ?% B) a
$ S8 l4 O. [9 B! Z- D7 W

[size=1.8]关于就业,我们同样先看下美国,从Boomberg(彭博)给出的数据,截止到2015年6月,18-34岁是美国共享经济主要参与者,接近70%,共享型经济促使劳动参与者的年龄组成偏向年轻化的同时也大大的扩大了劳动就业的年龄范围

! \3 D% |5 m; G% v+ @/ X$ J  b7 \

/ I( `3 A) v2 L; F# v

[size=1.8]作为社区服务,人力一直是最大的成本之一,而社区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新型平台则改变了这一状态,尤其是在中国社区和家庭用户的需求和服务一直是供给不足、质量也参差不齐的大背景下。


& A) A7 c2 @# G: ^# ~
, h2 J4 {: M2 j

[size=1.8]这一方面是因为受计划生育等政策影响,我国人口结构中40岁以上的人群已经超过54%,能够提供生活服务的新生代劳动力存在严重缺口;另一方面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属地化就业,异地就业的年轻人逐年减少,外地劳工稀缺成为所有服务型企业的共同挑战。另外,一二线城市由于专业化和工作强度提升,家庭用户对社区生活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进一步提升,30%以上服务存在供应缺口。

  C. T# b+ S2 _1 u% O; L% x

6 H6 L7 E+ {1 A8 ^( b; l  I

[size=1.8]而社区共享经济模式的平台则充分利用了当地的闲散人群,比如专职太太(部分还有特别技能)、退休人员、爱跳广场舞的大妈大爷、独立手艺人等等,他们时间充足,熟悉社区,有交际需求,也相对不太在乎个人收入。这种属地化就业模式不但改变了单纯依赖异地就业,招聘外地年轻人的模式,降低了人力成本,也通过灵活的薪酬降低劳动失业率,实现了人力优化配置。而且有利于提高用户满意度,这恰好形成了社区服务的成功核心。


, m3 d; w7 f! |9 `3 q& S
+ @  i. V9 [* Z* [1 X: n  R

[size=1.8]再次,它提升了人的价值和时间,实现了社区社交本质。

5 r* F0 y: E- n, [" c

) N; _  z& n4 b; z

[size=1.8]这是一群经过精选的、追求精致生活的、对一切保持敏感的的社会精英群体,也是企业服务中的稀缺资源,是很多品类的主力和先锋人群,同时也是新产品/新服务率先体验者。他们愿意尝鲜,追求潮流并引领潮流,乐意接受新型的社区服务模式;他们追求审美,却不是大众层面仅仅追求的“颜值”,他们把大众眼里 “符号”看成是“生活方式”和“配套”,例如私厨;而且他们在社区生活中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亟需走出去加强邻里关系,想想我们有多少人多久不知道隔壁家邻居住的是谁,这与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的基本需求相悖。

, U- M% T$ O* G% R( v7 Y' u
# A+ ~5 M$ P- _0 p! E0 V

[size=1.8]而社区共享经济则打破了社区邻居与邻居之间的社交隔膜,帮助邻居间在相对空闲的时间内实现连接,满足各自的社交欲望。最典型的是社区烹饪,“e家e味”“回家吃饭”“小e管饭”等通过组织社区热爱生活的美食达人们利用空闲时间和厨房资源分享美食手艺,向周边居民、白领等上班族提供私厨美食。

  ]% g/ v& C& Y6 l$ X

, D6 B8 J1 G8 e+ Q

[size=1.8]有数据显示,O2O最大的问题是限制了人的价值和时间,未来服务供应来自邻里的将占据80%,余下20%服务由专业保姆等服务人员完成。而一旦社区的社交能力被释放,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经济受益将会同步被推动,国外类似私厨平台Munchery的兴起则较为鲜活地表明了其商业价值。

3 }+ i! y# r) I0 T! n" V2 v0 i
" p  r$ W0 W9 |, z  }9 F0 X

[size=1.8]总之,社区共享经济在充分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和自由化的社会需求后,在社区服务内又实现了更节约的时间、更优化的资源配置、更灵活的就业,这是对原来行业的“打破”,也是对行业价值的提升。

6 N+ j* c% N3 f

3 z) V) `2 I" k4 Q! m& k社区共享,还有些必须过的坎
" A8 J2 F# X. H) {# G! Z1 Q0 W# v) z) r. `. G) u: O, a

[size=1.8]然而,这样一个增量市场并不是人人都能拿到一块香馍馍,太多企业吃到的都是苦头。这冰火两重天的社区共享经济仍有面临着诸多必须面对的坑,只有真正在关键环节做好了选择才可能找到成功的出路。


/ M- M9 L- a, B) v# Y  A3 B) n: R# d

[size=1.8]一是规模化与低频次的取舍。


! d' o6 W3 g9 R9 i. ]! J& H* h0 o' U$ ?: i0 j! W* O* {' F- |9 X

[size=1.8]作为社区服务业态,一方面需要追求规模化覆盖,提升利润率,而另一方面部分项目和细分市场本身不具备高频消费属性,如:美发、保洁等等,这从美发融资情况就可看出,美发基本没有融资,侧面说明投资人对此市场并不看好。因为即便是能做到上门美发,一年也不会有几次,如此低频且单笔消费不高的生意,实在难以支撑平台发展。还有部分项目缺乏消费场景,现有线下消费模式本已覆盖且极易替代,比如社区购物、美甲、地板打蜡等等,在与传统门店争抢客源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提高用户的消费频次及单笔交易额,实在是难上加难。


  m6 Q# h- M1 |  \/ b: X$ W0 E
% c. z/ a- ]4 D, U

[size=1.8]另外,因为中国社区发展程度差异化较大,单个社区用户规模大小不一且几乎各成独立市场,受限于地理位置,就可能导致单个社区市场出现或市场饱和或需求枯竭的情况,从而使得区域市场质量良莠不济,而所有服务类的关键就在于流量,这对专注于细分领域的平台来说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用户数量规模和变现能力做好取舍,而大多数企业经常在大和好、长期和短期、多和优之间的选择上走错了道,在低频高价值和高频低价值选错了路。殊不知,社区共享经济不是单点爆破,而需要线性积累。这和传统的要求海量、快速转化的商业模式逻辑相悖,社区共享经济更在意用户质量而非受众的数量,企业都需要适应从规模到质量的转变。


6 L7 ~4 K9 L- r# e
9 h3 q- U# P& n1 l: x, T

[size=1.8]二是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博弈。


2 m' U3 p- M( |3 r
& \" \  b. ]5 _8 c

[size=1.8]社区服务行业不像Uber,Airbnb,他们作为共享经济提供的服务——载人和住宿都是标准化的,并且都是高频需求服务,所以易做到规模化,但社区服务行业多是难以标准化的,比如美业、餐饮多是众口难调,作为平台极可能面临“两头难伺候”,出力不讨好。


" C) d) }, |( S+ ^* n
6 b2 u  v& c* ^) I- s

[size=1.8]其实社区共享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个性化,服务人员因为技能、经验、素养的不同就可能导致提供的服务不一样,消费者的多样化和自由化就使得需求的个性化。同一道菜不同厨司做出来味道不一样,不同人吃,咸蛋感觉也不一样。

4 x& g2 J% e% y$ S

% v( N* y; h; l8 P( d

[size=1.8]而且因为只是社区市场,如果基数不大,就可能导致个别用户的个别需求得不到满足,比如某天你着急需要一个电锯,但在社区租赁类平台上附近区域可能没有,有的区域又太远成本就变高,而有些东西不需要的时候明明有,真正需要的时候却找不到。所以作为一项商业活动,社区共享经济模式在标准化求规模的同时却要满足零散多样非自动化非规模化的的个性化需求,就让这笔生意风险大大增加。


9 u7 S( s  |! Q+ r  j+ W1 B. H* W5 {$ u' F0 o9 Q! T$ }+ {: ~/ i

[size=1.8]三是服务体验要求与评价体系失效的尴尬。


! p9 P" \- s' h0 ~
% C3 {$ S5 ~. U+ v% y; G& n

[size=1.8]社区共享经济难以做到完全商业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缺少有效的评价体系,这一方面,是因为交易双方可能是邻居熟人,生活圈基本相同,低头不见抬头见,因为面子问题难以客观给出评价,最多服务不满意,不作评价,如果过得去,就直接五星好评,从而导致这样的评价体系失去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多数社区产品或服务本身无标准性,比如如果被动购买到不太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他说好看好吃,你说不好看不好吃,谁说了都不算,而且还受到社区社交诚信基础等因素的影响。

9 r  u3 u) g# ]

1 H. j; l1 h; [" f

[size=1.8]但如果没有效的用户评价机制,一旦用户大量涌入就可能导致服务水平和用户质量的下滑,从而影响用户体验,最后劣币驱除良币。所以社区共享经济绝非只是并简单的上门服务以及信息移动化,而是品质和服务的完全升级,其中就需要透明客观的评价体系做支撑。


6 l/ g2 o* v) N: d. A& b1 `7 i3 B( v
% G3 \$ C! |; B

[size=1.8]总之,当更富裕、更精明、更个性、更趋于成熟的中产阶级成为主流、价格不再是购买决策的核心决定因素,人情味变得更加“值钱”。我们需要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消费者碎片化的时代,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解构消费者。当共享经济快速渗透到交通出行、生活服务、消费品、空间、物流、娱乐、教育等各个领域,社区共享经济仍然需要且行且珍惜。(本文首发钛媒体)

[size=1.8]
2 u+ }9 x3 P& y6 }3 C' w

[size=1.8]6 t" |6 N" ]" W/ C0 l

[size=1.8]8 |/ ~) X! T7 T  {

) q4 ]/ M5 }$ H/ P

) e: r1 r) p9 k; c% T4 @)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