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580|回复: 0

[综合] 10万人的贫困县隰县3年间走出4名全国道德楷模

微小宝 发表于 2014-3-5 07: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阳泉人 知阳泉事! z# g4 _, u" v+ l5 n* S
微阳泉 下载地址 http://t.cn/8ksRUl9
, A! P" H: \  T! f0 E0 o$ f" e" n$ |: E! X
广种道德树隰县雷锋多
    3年间,一个10万人口的贫困县,走出4名全国道德楷模,100多位省市县级道德模范
    近3年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孟佩杰、“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司机”来虎平、“中国好人榜”的 “教育功臣”冯廷记、“米汤老人”宿全保等这些山西人相继被全国人民熟悉,奉为道德楷模,但是很少人知道他们来自同一个地方——临汾隰县。隰县好人不止这些。这个仅有10万人口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除4名全国道德楷模外,还涌现出100多位省市县级道德模范。他们可能没有雷锋的名气大,但他们的精神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有他们在,我们知道“雷锋”从未走远。
    春节前,记者走进这个不大的山区贫困县,探究其道德模范辈出的原因。司机来虎平挽救过12个与他素昧平生的生命,他对那些感人故事轻描淡写,却更愿意吐露他受到的帮助:“从懂事到现在,我得到了身边许多陌生人、热心人的帮助,每次渡过难关后我都会更加坚定信念,我也要做陌生的好人,用一点点善心、善举改变别人的命运。我相信,得到我帮助的人也会像我一样做,一棒接一棒把做好人的信念传下去。”
    “米汤老人”宿全保一再告诉记者,在送米汤的过程中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有的送米送豆,有的出人出力。“我得的名儿是众人名。”
    隰县好人多。有的人认为这源于“河东重镇”的淳朴古风,也有人说贫穷闭塞使然。面对这些说法,隰县县委书记王天郎这样理解:“古风也罢,贫困也好,这都不是隰县独有,可为什么只有隰县走出这么多道德模范?其实,道德模范的种子哪里都很多,关键看是否下工夫去培育,给他们一片不断传承的土壤。”
    近年来,在很多地方“唯GDP论英雄”时,隰县县委、县政府却将核心价值观建设、道德建设作为总抓手,出台了《隰县公民道德建设规划》,让做好人成为普通人的自觉行为,为争做隰县好人提供了土壤。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平凡人成为模范、英雄,隰县好人也就越来越多。
    也许会有人问,与发展经济相比,举全县之力发掘道德模范是不是本末倒置?王天郎心中十分明白,发展靠人,人靠精神。只要道德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父老乡亲盼望的好光景才不会遥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