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672|回复: 0

[阳泉] 信息化平台引领“智慧财政”

微小宝 发表于 2014-2-28 23: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阳泉人 知阳泉事. g$ b& o  _/ ]+ `' ?3 M
微阳泉 下载地址 http://t.cn/8ksRUl9 走进市财政局宽敞明亮的信息中心机房,只见一组组黑色机柜里设备指示灯不停闪烁,多彩荧光此起彼伏。在电脑屏幕上,财政门户、部门预算、国库支付、公务卡管理、非税收入、财政总账……市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的页面不断切换,仿佛被引到了一个神奇的财政管理的信息“大观园”。1 D) }4 B# E# b; @2 K
  市财政局历经两年搭建起来的财政业务一体化应用支撑平台已成为财政、财务人须臾不能离开的“伙伴”,推动着财政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转变,财政分析从简单表格向全方位对比分析转变,财政服务从手工操作向网络便捷服务转变。
8 l0 |8 R( o7 V% a: U  化繁为简  实现财政信息一体化8 `  [& V0 U1 T- z8 F3 W+ a
  市财政局财政信息中心主任李艳芳介绍说,没有建设大平台前,各个财政业务系统都是独立分散的,既没有统一的编码也没有统一的数据库。财政业务数据在不同系统间不能无缝衔接,给财政管理造成极大不便,财政干部经常忙于核对数据、划拨指标、预算切块等预算分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财政总体业务的连续性,业务科室数据难以共享。无论从现实需求考虑还是超前谋划,财政信息系统一体化应该是发展方向。“财政一体化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从独立分散到统一集中,促进了财政管理的规范化。”谈到财政一体化应用支撑平台建设的好处,李艳芳开门见山地说。
  l2 M2 z1 h) Y0 `) u6 f9 _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变繁为简,实现财政信息一体化,其实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为此,市财政局在省厅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努力,终于成功将财政一体化应用支撑平台上线。6 G$ \* n- H2 A& V8 _/ m* y
  市财政局根据财政部一体化建设原则,依托财政专网,高度集中处理财政信息,功能覆盖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决策支持、外部信息等,做到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在财政部、财政厅业务基础数据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自主创新统筹设计,理顺财政业务关系和业务流程,制定了适合我市财政业务数据标准维护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实现了财政基础数据库的建立,真正做到了各业务系统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实施步骤。
, g3 D) _* W" g. R: T9 r0 Y  “财政一体化应用支撑平台建成后,有效地整合了原有各个分散系统,贯通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总会计核算三大业务环节,确保了财政基础数据统一、完整,实现了财政业务系统数据信息的共享和利用,大大简化了财政干部预算分配的基础性工作。, i2 |; C& q. |/ }2 f  G' a+ z
      实践证明,去繁化简的过程,尽管艰难,而且付出很多,但结果和效果均达到预期。”李艳芳欣慰地总结。3 n( n% d6 ^, g4 w& |: D
      加大投入   构建财政信息“高速公路”: B1 J/ v, r2 p/ y! ~! }# {! i/ h
  为实施财政信息一体化,市财政局大力健全信息化机构队伍,为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大手笔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市级财政广域网采用千兆光纤纵向连接到6个县市区,网络覆盖率为100%;城域网2M光纤专线横向连接到250余家部门单位和4家银行。可以说,全面构建了全市的财政信息“高速公路”。目前,全市(含县区)财政标准化机房共计建成7个,总面积300余平方米,拥有服务器60余台、网络设备160余台、安全设备10余台、存储设备6台,累计投资近千万元。为让广大财政人员尽快适应现代财政管理的需要,市财政局总计举办各类操作、应用培训30多期,培训3000余人次。
5 b* Q# i- [& \+ d2 U      随着改革走向纵深,业务部门不断挖掘新的需求,现在我市财政管理越来越规范、科学、精细,业务一体化,从预算源头,到支付决算,已形成一套环路,真正使各级财政“距离不再遥远”。
/ K; s' w: p' h3 U. Y6 Z      安全可靠   资金运行全程跟踪$ p6 v* ^3 J) Q0 o* e/ R+ ]
      财政一体化应用支撑平台收集整理全市财政基础信息、政策法规等数据,将全市预算、指标、支付等各个环节的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