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76|回复: 0

美感教育有多重要?有远见的父母,都在培养孩子的审美力

微小宝 发表于 2019-8-12 15: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审美力已经成为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力。
作者:画龙点婧(爸妈精读主笔)
吴冠中先生曾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我表姐就是众多美盲中的一员。
她常跟我念叨:“一有设计工作我就心慌,每次我觉得挺好看,领导却觉得土气,还跟我说你这审美不咋地呀,要提升提升......”
其实表姐小时候对美可有想法了,各种枕巾、丝巾、毯子到她手里,都能装扮成有模有样的小裙子。
还自己设计过服装图,那些服装图现在看还很时尚。
可是舅妈一看见她捯饬这些,就骂她“小小年纪,臭美什么呢,有这时间还不赶紧学习去......”
不仅撕了她最喜欢的服装图,还总给她买没样式、灰扑扑的衣服。
表姐长大后每次买衣服,不是心有余悸,就是选择的衣服完美避开时尚漂亮。
她终于变成了父母“欣赏”的不懂美、不爱美的孩子......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爱臭美是不好的风气,必须坚决制止。
他们用实际行动断绝了孩子接触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机会。
然而与审美能力得到良好引导的孩子相比,从小被压制美的追求的孩子,长大后都成了美盲,失去了对美的向往和品鉴力。


​01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提到孩子的审美敏感期,是帮助孩子形成道德的过程。
是孩子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要求,尤其是女孩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浓厚兴趣。
如果这一时期孩子对审美的要求遭到破坏,那长大后便不懂得尊重生活,也不懂得遵守规矩和社会公德。
还会失去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因为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美,他们没有基本的审美能力。
父母不重视或责骂,容易导致孩子长大后对自我和生活品质都没了要求。
我们要做的是利用孩子的爱美之心,适度的给予帮助指导,引导孩子升华审美情趣、学会自我欣赏。
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提到“审美发展和道德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对于美的欣赏可以使人变得高尚起来。”
可惜很多父母忽略了孩子对美的需求,那些少数懂得孩子审美需求,积极引导和陪伴孩子追求美、创造美的父母,都是有远见的父母。
外国有个“最萌设计师”Mayhem,只有4岁。


她幸运的拥有一个懂得和欣赏她审美需求的妈妈,小小的她经常将家里的围巾或纸片,在身上裹成衣裙。
她妈妈不仅没有责骂她,反而给女儿提建议“用纸做裙子”。


还陪她一起利用各种纸,比如海报纸、包装纸、丝巾等做出令人惊艳的洋装,连卫生纸也成为她们制作衣服的材料。
妈妈还为她找来红毯和时装秀上的服装照片,陪她一起设计成儿童款。
并把Mayhem的这些设计拍照放在微博上,为女儿的这些设计而骄傲。
妈妈的微博让Mayhem获得J.Crew的青睐,这个品牌曾被米歇尔·奥巴马穿到奥巴马宣誓就职典礼上,被称为“国服”。


她还受邀一起创作童装设计,成为那里最小的特邀设计师。
父母有远见,懂得尊重孩子的审美需求,用耐心和细心陪伴孩子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孩子的未来会拥有无限可能。
因为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很多技能可能会被机器人所替代。
唯独审美力无法取代,木心就曾说过:“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02
中国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云晓曾有一段对“美育”教育感悟:不仅仅创新的基础和动力是审美,健康人格的培养也离不开审美。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应该专注学习,着装打扮长大就懂了。
可是从小缺失审美能力,长大怎么可能变成有审美力的人。
现代社会要求内外兼修,形象气质已经成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名片。
知名主持人杨澜曾讲过她在英国的一段经历,成绩优异、能力出众的她在面试中失败了。
因为她的形象和简历不相符,太过随意的穿着,让对方拒绝提问。
晚上她穿着睡衣球鞋,裹着大衣披头散发走进一家咖啡馆。
一个优雅精致的英国老太太递给她一张便笺纸,上面写着“洗手间在你的左后方拐弯。”
走进洗手间的杨澜,第一次有一种看不起自己的感觉,因为镜子里的她头发凌乱,鼻子旁还沾着面包屑。
当杨澜回到座位,那个精致的老太太留下另一张便笺纸“作为女人,你必须精致,这是女人的尊严。”
杨澜此后开始努力培养自己的审美力,打扮大方得体,才成了如今大家心中的气质女人。


而网上通过她的经历也流传着一句话“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
如果杨澜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对美的需求,早早地培养她的审美力,引导她重视外在形象,杨澜就不会因此求职失败,更不会在异国他乡被轻视。
孩子对外界的态度非常敏感,当孩子以漂亮大方的形象出现,他会收获更多的尊重和关注。
因为这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孩子自身也更愿意去沟通、去表达自我。
反之,孩子会感到自己被排挤、被抛弃,从而失落和自卑。
我有个同事,被大家称为女神,她每天精致得体的装扮总让人眼前一亮。
不仅衣品好,审美品味也是一流,但凡有设计鉴赏工作,领导都会说“先给你们王姐看,她品位好。”


王姐不仅在着装打扮上自我要求,办公桌上也一尘不染,每个星期都会买一束花,细心修剪插好,她的办公桌总是赏心悦目。
她经手的工作同样堪称标杆,她提交的资料永远都是规范美观、文采斐然。
王姐说“我很感谢我妈妈,她是个精致得体的女人,看着她我就特别向往。
所以小时候我很爱臭美,她会带我一起梳妆打扮,并告诉我爱美是天性,但是要内外兼修。
她常带我去美术馆、画廊去欣赏,虽然那时我看不懂......”
因为良好的审美品位,王姐一直对自己严格要求,也在职场中步步高升。
更是拥有一个超级爱她的老公和一个和她一样美丽俏皮的女儿。
现在,审美力已经成为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美国有调查研究表明:同等工作能力,穿着得体的人收入普遍高过穿着邋遢者20%。
穿着是一个人的美感表现之一,穿着得体是一种教养,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03
据研究,孩子在2.5岁-5岁之间有一个“审美敏感期”这个阶段孩子变得十分挑剔和敏感,对事物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要求。
作为家长你有没有留心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美”有了自己的感知,父母该如何去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呢?
1、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
既然孩子在2岁开始就有了美的意识,那么,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审美需求,耐心的满足他们的要求。
可以给孩子提供适宜的物品,给孩子选择衣服的权利。从而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审美观。
黄多多就是很好的证明,每次外出,她把自己打扮的青春靓丽,利落自信。
口红、美甲、耳饰、染发,一系列青春期孩子会做或是想做的事,让很多同龄人羡慕。


这一切都源于黄磊、孙莉夫妇尊重孩子对美的追求,用实际行动引导孩子接触、欣赏、创造美。
真正的审美教育,不是阻止他们变美,而是让他们明白:真正的美丽源自内心,真正的强大则是接纳自己任何的模样。
外表固然重要,内心充盈、心怀美好,才是真正的“美”。内外兼修,这才是一个优秀的人的全部。
美学家蒋勋就曾说过:“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审美能力得到良好引导的多多不仅自信大方、多才多艺,而且设计和制作的衣服已经模有样,尤其在钢琴方面造诣非凡。


2、引导孩子发现美感受美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父母要从身边入手,从日常生活入手,带孩子观察颜色亮丽的水果蔬菜、色彩斑斓的鲜花、姿态各异的小动物......
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去接触、感受自然的美景,去欣赏山水花木......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带去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等,用知识启迪孩子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这一点黄磊、邓超和李亚鹏等家庭给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就会发现,他们经常带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3、陪伴孩子探索美创造美
父母不要压抑孩子爱美的天性,要允许孩子去探索美、尝试美。与此同时,也要兼顾一下自己的着装打扮。
英国剧作家博蒙特与弗莱彻在《老实人的财产》中写到:你的衣服是你整个灵魂的写照。
把外观打理得体,并不需要花太多的工夫,觉得自己看起来不错就行了。
我们希望孩子拥有一颗清澈的心,做父母的,尤其是妈妈,也要为自己的心注入新活力。
孩子喜欢自己DIY,那就鼓励孩子去动手尝试,最好能陪孩子一起动手。
比如陪孩子制作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陪孩子做手工、搭配服装等。
我们要学习土耳其一位妈妈对孩子美的教育,这位妈妈为女儿量身定制明星的各种红毯装扮。


小小的女儿自信大方的展示着妈妈定制的红毯装,她感受到了美,未来也一定会把美延伸到她的生活中。
美学家蒋勋曾说,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美感教育,是对自我的一种尊重。
当各种各样的感性被唤醒,蕴于中的是性情,发于外的是行为仪表,内具和谐而外具次序的生活,从美感观点看,是最美的,从伦理观点看,也是最善的。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拥有引导和陪伴自己看见美、创造美的父母,在未来用美滋养生活、丰富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