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38|回复: 0

[亲子园地] 正确欣赏儿童画 了解儿童美术语言

微小宝 发表于 2019-7-22 09: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术教育作为人类的特有行动,是一种按照一定的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方法对受教育者施以多方面影响的活动。
绘画不仅和文字一样,是一种表达方式,同时也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对孩子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会画画的孩子在视知觉能力、分类能力、图片词汇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测试成绩远高于普通孩子。可见画画不只是一项技能那么简单。

“怎样教孩子?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好孩子?”
作为家长,3个常见误区,家长们不要入坑
1、教孩子画形象
很多家长觉得,教孩子画画谁不会啊,简单。
“来,妈妈教你画苹果,先画一个圆,再加两笔,画好了,你也照着画一个。”
但其实,这样的简笔画,根本不是真正的儿童画,不是孩子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
2、用大人的标准评判孩子的画
我们总是习惯用“像不像,对不对”来评判孩子的画好不好。但其实,孩子的画是有其内在发展规律的,就像婴儿先学坐,再学爬一样。
3、强迫孩子画画
很多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画画的心是好的,但却热心过了头,反而给孩子施加了压力。
比如在孩子不想画的时候,铺好纸,放好蜡笔,然后对孩子说,“来,我们开始画画吧。”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当孩子用稚嫩的小手拿着画笔在纸上留下痕迹,叙述着对事物对生活对眼中世界的好奇与理解,艺术创作的萌芽便开始了启动,如同孩子的牙牙学语。孩子的声音是不同的,怎样帮助孩子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呢?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小朋友更愿意去画画呢?
1、孩子画画不用教,适时的引导很重要
1~3 岁间孩子会进入涂鸦期,开始随机地、无意识地画,在试错中总结经验:噢,原来我手臂这样动,纸上就会出现这些记号。
从经验中他们学会如何控制手部动作、协调手眼脑,进行创造性表达。
2、艺术不是教出来的,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艺术不是教出来的。除了对生活的观察,还需要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表达。
即使能够把热门的漫画或画作模仿得一模一样,也不过是技术熟练而已,孩子也是一个「印刷机」。
3、让每个孩子大胆的画出第一笔
绘画带给孩子的是好奇,神秘,好玩和简单,没有标准和答案。孩子们在上课的时候睁大眼睛,充满好奇地随意涂抹,有的画满整张纸,有的凌乱,有的整齐,有的画的很小,有的画的很规矩。
不给孩子标准,从孩子随意涂抹的乱七八糟的线条中发现和肯定独特的线条,孩子的语言就开始了不一样的呈现。
从无意识的涂鸦到有意识的表现,鼓励张扬的孩子更张扬,拘谨的孩子大胆自信,规矩的孩子学会创造。

4、表达质感
拿出一根毛线,和一根铁条,让孩子摸一摸,谈谈什么感觉。 “铁条很冷很硬,毛线软软的很暖和“铁条很结实”再让孩子观察教室里物体的边线,看看哪些是硬的边线,哪些是软的边线呢?然后再画在纸上。

5、用线条创造图形
拿出一张长方形的彩色卡纸,随意撕出任意的图形,并让孩子说出像什么。再拿出一个圆形的饼干,咬一口,让孩子感受饼干被咬后的形状,让孩子看看挂在教室里的画框,把画面取出来,只剩下四条边的框。
“哦,原来用线条可以围成好多图形呀,真好玩,孩子们,赶紧动笔,用线条去围图形吧。”

6、用色彩堆积图形
观察身边的物体,从外形中抽离出色彩,让孩子直接用色彩涂抹图形。
从生活中提取色彩,训练孩子的观察,概括能力。孩子感觉特别有趣。
去掉外形,提取色彩,再让孩子用色彩去寻找图形,能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解决很多在作画过程中的疑难困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让孩子自己体验和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