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683|回复: 0

[培训教育] 小孩有必要上早教吗?

微小宝 发表于 2018-5-7 11: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教机构很多,而且钱赚得很多,但不管这些早教机构如何包装他们的教学理念,无外乎就是:依据“体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维平衡发展”理论,提炼出孩子的九大成长目标:安全感、意志力、目标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平衡、力量、速度。很明显,孩子如果在幼儿阶段,会说几句英文、会写几个汉字、会简单算几道算术题,很容易给周围的人带来视觉冲击,让人以为一个新的天才就此产生了!他们用感性认知的外壳,包裹着理性认知的内涵,强行拔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给家长们带来一种迷幻的效果,能让家长们可以看到自己幼小的孩子,仿若天才一般赢在起跑线上,然后心甘情愿的掏钱。
父母需要冷静地扪心自问一下:
1. 就算比别的孩子早学了几百个汉字,会了简单的加减乘除,然后还过早的学会了一点点双语,这些就能让孩子成神了?成天才了?智商惊人了?不用经过教育长跑,直接到终点了?
2. 感性认知是孩子从幼儿开始到小学毕业之前的黄金培育期,它往往决定了一个孩子与众不同之处,而且对理性认识的文化课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感性认识提高是非常需要时间磨砺的,也很难短期内见到明显效果,自然也很难成为早教机构的卖点,通常什么都不懂的家长们肯定不会给看不到成绩的东西买单,那么你猜早教机构们会怎么做呢?
3. 如果一个孩子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能够更好的因材施教,还有必要交上万元给连自己都不太认识的赚钱集团,来让他们忽悠和毁掉自己的传承吗?话说回来,家长和孩子一起与时俱进,重新做人,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认知,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吗?
那么家长该如何对一岁的孩子投入呢?换句话说,家长该在哪些方面加大投入,才有利于孩子未来的长远发展呢?
1. 是多多陪伴孩子,满足孩子的亲密感和安全感需要。一岁左右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大人的陪伴。陪伴具有许多正面效应。当大人舍得花时间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时,孩子会觉得自己重要,会和父母之间产生安全的依恋关系,这对于孩子自尊心的启蒙和安全感的培养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正面作用。
2. 多读书给孩子听。研究表明:在孩子6个月大至4岁这个时间段里,妈妈给孩子读书的次数越多,到孩子四岁的时候,他们认识的单词越多;他们同时具有更强的早期阅读和拼写能力。可见,早期的亲子阅读与孩子未来的语言能力及学业表现,是有直接关联的。
3. 多和孩子做游戏。童年的主要任务是游戏,是成长,而不是学习知识,更不是参加早教班。游戏应该成为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因为丰富的游戏不仅有利于儿童发展肢体能力,还有利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亲社会能力的形成,对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性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存在即合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早教机构的作用。
有些家庭看护孩子的人员没有自主学习过儿童教育方面的知识,孩子在家里基本就是傻玩。许多早教机构的课程设计有一定科学性和系统性,可以开发孩子的大脑、学点有意思的东西、听听音乐涂涂鸦启蒙一下艺术感知。每个阶段的课程都有教学目标,并给达标的孩子颁发结业证书,家长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孩子身体、智力方面发育的水平。另外有些家庭的孩子没有机会和同龄孩子玩耍,看护人员也没有机会和同龄孩子的家长交流,早教机构就为这些孩子和家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接触机会。家庭最好选择有国家资质认证和一定口碑的早教机构,硬件方面基础设施先进安全,软件方面教师队伍专业负责。
一年一万多的消费许多家庭也承受得起,但父母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早教。那些不顾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不尊重教育规律的家长,过早地把孩子送到早教班,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有可能害了孩子。是否送孩子早教,需要家长理性决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