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581|回复: 0

怎样优雅地,阻止孩子看电视

微小宝 发表于 2018-4-13 16: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过分地看电视,玩游戏,对每个家长来说,都是一件头疼的事。不让孩子看吧,他也没事干,家长也没时间陪他;让他看吧,他一旦沉溺其中,再制止时容易引发冲突;再者,孩子偶尔看一下,知道小猪佩奇、王者荣耀,超级飞侠等,也有利于孩子融进社交圈。
那么,面对自己家中的宝贝儿子、女儿,在兴高采烈地看电视,玩游戏时,怎样科学、合理的劝说,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结束,才不至于引发对立,就是考验我们父母智慧的时候了。
现在,我举一个实际发生的例子,并在文末验证一下效果,看看下面的方法,到底管不管用。
孩子长到7-8岁,人的各种思维特点已经具备。此时,要根据人的特点,来采取对应的处理方法,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否则,一味地强加威胁,只会造成两个后果,要么孩子屈服,心怀怨恨,要么孩子爆发,做出极端的事。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先看一个惨痛的事例:
父亲禁止10岁男孩看电视,男孩一气之下,竟跳下20楼
小吕今年10岁,家住重庆市大足区,棠香街道香山美地小区20楼。一天晚上,小吕正在看电视,父亲粗暴地制止了他,并狠狠地训了他一通。没想到,小吕一时想不开,竟从20楼的卧室,跳了出去。
从监控中看到,一个男孩身影重重地砸在了,一辆白色汽车引擎盖上,又弹到马路上,孩子当场身亡,母亲痛不欲生。
有人说,就是跳楼男孩在看电视时,爸爸喊他去做作业,在没经得男孩同意的情况下,就把电视关了,惹得男孩生气,然后男孩就跳了下去。
看到这,真令人痛心,父亲的无心之举,竟至遗憾终生!如果这位父亲,知道一些与孩子沟通的原理和方法,想必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那么,怎样合理地阻止孩子看电视呢?首先,要知道人有什么特点
孩子在长到7-8岁时,思维和情绪基本发育成熟,成人具备的各种特点,孩子都具备。
比如,人都爱玩,绚丽多彩的动画片正合孩子的胃口;贪婪的心理让其沉溺其中;遇到父母强加压迫时,孩子会不高兴(自尊,谁都不喜欢批评);威胁够大时,孩子会害怕;如果在威胁下屈服、沉默,怨恨会埋在心底,长此以往,会造成叛逆;反之孩子爆发的话,会引发冲突和对抗。
现在,知道了孩子的这些特点,如爱面子、自尊、贪玩等,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并辅以一定的小技巧,就能皆大欢喜啦!
下面,我说一下自己女儿的一个真实例子,运用了一个原理,两个技巧
女儿9岁了,21点,在床上看《锦绣未央》,我说:
“小丽,该睡觉了,电视关了吧。”没动,意料之中的事,我就知道她不会动,五分钟后。
“小丽,我告诉过你,让你电视关了,咋不听呢?”,我听到她从鼻孔中“嗯”了一声。
第三次,我起身来到了她的面前,质问她:“我告诉你两次了,为什么还不关电视!再不关,我就对你不客气!”
我为什么要给她三次机会呢?
这就用到“一个原理”,就是孙子兵法上说的:
当将的,解释不清,是将的过错;解释清楚,你们不听,就是你们的过错了。
  • 第一次,我清晰无误、义正言辞地告诉小丽,该睡觉了,我已经起到明确告知的义务,她没听。
  • 第二次,我又给了一次机会,并开始警告。
  • 第三次,我已做到仁至义尽,如果小丽再不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必须惩罚,因为光靠说教永远改变不了一个人(批评即可。)
  • 此时再批评,因为她自知理亏,批评会有较好的效果。

这个原理也可以用到,和下属、同事、朋友的交往上,因为人的特点都是一样的吗?
果然,小丽听完我的话后,我估计她的内心也处于挣扎之中,”爸爸已经告诉三次,该睡觉了,但如果就此睡觉的话,岂不显得我怕他!”
此时,人的自我意识起了作用,因为,在每个人的内心里,自己都是最重要的,自己就是世界的核心。在9岁女儿的心里,显然自我意识已经起了作用,只不过她不知道罢了。
这时候,如果能给她找一个台阶下,事情就好办了,那就是:
用到的第一个技巧:承诺!
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大家都想做一个说话算数、言行一致的人,一旦我们做了承诺,内心的压力就会迫使你,按着你的承诺去做,而且,我们感觉良好!
所以,我就想,要不要这样问她:“你说,你再看多长时间?”我正在思考时,小丽自己给出了答案,只见她举起一个手指头,嬉笑着说:“20秒!”瞬间,我就放心了,正中下怀啊!然后,我开始倒计时,20、19、18……我故意念得慢点,此时:
用到的第二个技巧:拒绝—后撤术,即留面子法
假设你想让我答应你的某个请求,为了提高获胜的概率,你可以先向我提一个大些的要求,对这样的要求,我保准是要拒绝的。等我真的拒绝这个要求以后,你再提出一个稍小的要求,这个要求才是你真正的目标。倘若你的要求设置巧妙,我会把你的第二个要求看成是一种对我的让步,并有可能感到自己这边也应该让让步,于是就顺从了你的第二个要求。
既然小丽已做出了让步,我也后退一步,我念慢点又如何呢?最多也不超过一分钟吗?
在我一字一顿的倒计时中,我可以想象,小丽心中是怎样的一种煎熬,果然,念到第6秒时,只听见她自己说了一声:“5秒”,说完,就嗖地一下钻进了被窝。
出现这个结果,我一点也不意外!这就是你知道了:假如人有什么特点,你根据她的特点,因材施教,自然有好的效果。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拿一块肉骨头在小狗面前,它自然乖乖地跟着你走啦!
最后,验证一下效果:
事情已过去一段时间,今天早上,送小丽上学时,我刻意问了她,哪知她已基本忘了这件事。我又问她,你是不是说话算数的人,这个她肯定地说,当然是啦!至此,这件事情基本圆满结束。
反之,当初我要是像小吕的父亲一样,强制地关掉电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对女孩来说,将会是深深的怨恨,类似事件多了就是叛逆和冷漠。对男孩来说,反抗的话,家长打一顿结束,但在孩子的心里,怨恨是难免的,多了也成为叛逆!
所以,我们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提意见和教育,将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