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109|回复: 0

[阳泉] 消费乱象迷人眼

微小宝 发表于 2014-2-24 21: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阳泉人 知阳泉事) {( b9 H* c: _) c- p- X. q# Q
微阳泉 下载地址 http://t.cn/8ksRUl9 9 c& C4 N" @$ s& H' u. C' k
- o$ X% |* c: F& S
瑞雪迎春话丰年,听取“涨”声一片,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不少市民在消费时遭遇尴尬。商家都说,“顾客是上帝”,但事实是这样吗?身为“上帝”的您,在面对强势的商家时,是否有“人为刀殂,我为鱼肉”的感慨,是否已经习以为常,疲于“反抗”?
' q' H1 a6 A' J2 w# e( S节前洗车费用上调2 q. |) ]. a7 Y: r. \; Z
商家表示是行业潜规
; v( Q( M( |7 Y  1月29日,农历腊月二十九,一名新浪微博用户给本版微博(@阳泉日报读者来信版)发来私信,说在开发区海天洗车店洗车时,被商家告知元月28日至30日,持会员卡洗车需刷卡两次。
" P4 z: A* P- E' G, p  该微博用户在私信中写到:办卡时并没注明节假日要多打卡!如果在办卡时,商家特别注明节日特殊处理,我就有机会选择办或不办,如今成了待宰羔羊。严重鄙视这种有损晋商颜面的行为。
; |6 Z3 R3 l1 |  2月13日,记者来到位于开发区大连街北侧的海天洗车店就此事进行采访。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确实在春节前三天对洗车价格进行了临时调整,但她同时表示,春节前调价已是行业内部不成文的规定。
5 _: B$ |# A( u1 B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海天洗车店已经运营了十多年,且客户多为会员,是开发区规模数一数二的洗车店。她说,以往都是春节前七天就上调价格,而今年是节前三天才调了价。“我们涨的费用都给员工开了工资。大部分顾客对此表示认可。”
# \* q9 }" y! K/ M" B) T% u2 }  这位工作人员还说,春节前洗车的人特别多,“别的洗车店都涨价,我们不涨肯定不行。就是涨价以后,每天门前都是排着长队等待洗车,一天要洗300多辆车。如果不涨价,来的车更多,那我们每天就别想关门了。”- O( C+ M6 W( E- t- W( I9 d; I
  这位工作人员说,他们上调的价格幅度并不大,“听说有的洗车店在春节前洗一辆车要价100元,相比之下,我们洗一辆小车60元,洗一辆大车70元的价格并不高,而会员洗小车刷两次卡也就是50元。”
: {& z9 n; C' d7 Z  \6 @不仅洗车涨价( @- n4 r- ?9 G" s5 }/ V( Q
节前洗浴也涨价
5 Z: k$ v8 K( |: J' |8 U# g* p, c7 x  1月30日,蛇年除夕,家住矿区虎尾沟社区的杨先生到离家不远的一家澡堂洗浴,发现平时3块钱的澡票涨到了5块钱。7 I/ t, y2 \  @( _$ V( [
  杨先生问澡堂老板,为什么涨价?老板说,小本生意难做,年前洗浴的人多,涨价能小赚一笔,节前涨价已形成惯例。
2 \4 e/ t4 l. P+ W. H# O2 F6 x  虽然只涨了两块钱,杨先生还是觉得心里不舒服。“商家总说顾客是上帝,但在现实中,消费者还是处于弱势地位。面对临时调价,只能忍气吞声。”- e7 s* a  b" A0 K5 s/ O0 K* M
  2月13日,记者就洗车、洗浴行业春节前临时调价是否合理,采访了市物价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目前,我国的定价形式分为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三种,洗车、洗浴等服务行业的定价属于市场调节价。也就是说,由经营者自主制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因此,临时调价是被允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 M+ N. a$ S: W) r9 Z7 h/ `& K
餐饮行业收包间费) S# E$ W4 F% m2 k: m
最高法明确属霸王条款
  春节前不久,罗女士在矿区一家饭店宴请同事,考虑到大厅里就餐的人比较多,环境比较嘈杂,她特意订了一个包间。没想到刚走进包间,服务员就冲她说了一句:“包间费30元。”罗女士认为这项收费不合理,但当着同事的面,她不想和服务员发生争执,便无奈地支付了这笔费用。' Z# |6 M3 Y9 x/ K
  2月15日,通过搜索,记者发现了最高法关于餐饮行业收取包间费的一项说明。
' e( M- {' }( @* K! n. X9 ]6 v6 I  据新华网北京2月14日电:最高人民法院表示,餐饮行业中的“禁止自带酒水”“包间设置最低消费”属于服务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是餐饮行业利用其优势地位,在向消费者提供餐饮服务中作出的对于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消费者在餐饮经营者提供服务时遭遇霸王条款产生纠纷,可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维护自身权益。
+ t" }# R, x- v  于2013年10月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2 ^  w$ Z, x; V) V; d  \6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