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503|回复: 0

[综合] 解读刘强东的运营账

微小宝 发表于 2014-2-16 12: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聊的时候打开微阳泉看看 新鲜事0 Y/ H8 S2 k1 X6 J4 L9 c: c
微阳泉 下载地址 http://t.cn/8ksRUl9
本/ 苏龙飞
6 Z  O( m9 T% S1 u4 V- e' _2 Q; z: U  D" c2 k
这是解读京东系列的最后一篇了,说一说刘强东的运营账。   
7 |' a! Y* {( q1 z, [$ O+ C说京东的运营数据,刘强东绝对是最开心的,因为这是他最拿得出手的数据,也最能够证明其市场份额及江湖地位。
% @  u1 Z1 g8 ]; s' C& k8 c# c  s) J+ A2 X4 K% B
不妨先来做一个场景模拟:刘强东坐镇京东的后台运营监控平台,看到京东的商品源源不断地从13个物流配送中心,调度发往全国460个城市,再由1.8万投递人员穿梭于这460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每天将77万件订单送到用户手上,并从用户手上每天收到3.2亿元的货款。* z) D% G2 ?" h! R% G

3 J& T  L2 X9 N6 q4 `- R. H4 _此时的强哥,内心将是怎样的豪迈?昔日亲自扛枪打战的送货员,终于成长成了一位集团军元帅,指挥着百万大军逐鹿中原。   
7 Q4 ]& [3 P4 s, m
, a" I- ~$ r: l6 r京东招股文件引用来自艾瑞的数据,证明其江湖地位:在全国电商B2C市场中,京东以17.5%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二把交椅(头把交椅当然是占据半壁江山的阿里集团了);但在电商自营型B2C市场中,京东则是以45%的份额独占鳌头。   
8 N. L0 J$ `# Z; `- T% M! y: i" D4 W4 @0 L5 v/ X; s. e
近几年,京东的各项运营数据都呈现出非常漂亮的增长态势:活跃用户数从2011年的1250万,增长至2013年的3580万;订单数从2011年的6590万,增长至2013年前三季的2.12亿;总交易额从2011年的327亿元,飙升至2013年前三季的864亿元;货品数量(SKU)从2011年的150万,增长至2013年三季末的2570万(表1)。    ! H3 b% B- ?2 X; E

7 A3 D3 v5 M0 }% [

6 m5 {- p( g0 F8 j" g0 i* z
3 B4 S. {: a7 A5 I

  T$ {% k6 n( R' G8 D. X" v客单价背后的含义% z% z& E' z' j6 S

) a: n! ?6 [) H! H- c, }横向比较京东与当当近几年的客单价(平均每个订单的消费额),京东大致是当当的4倍(图1)。这种差异,最大的原因是两家各自的基础不同,京东是卖3C电子类产品起家的,其单件商品本身的售价就比较高,百元至千元不等;而当当是卖图书起家,单本价格二三十元的图书,使得其平均单个订单的总金额一直难以突破100元。    
2 T* p9 b- U$ M6 f$ O/ L
, m2 ^0 @$ `3 c7 S. C
9 o  B  e9 K+ Y& P

) |* F9 |* Q- B+ y8 P$ a3 ?0 C" y近年当当向百货领域发力,按理售价更高百货类商品的丰富,应该能够有效提升客单价,但从数据来看,当当的客单价并未得到有效提升,这从侧面折射当当向百货类扩张的战略,实施得并不是那么顺利。   
- F9 i- M$ y1 P9 a! B/ [% v
2 o! m+ Y3 E- r& B- @- z: Y! d相反,京东近年向百货及图书领域的渗透则显得卓有成效,从京东客单价的变动可以体现出来。2011年,京东的客单价接近500元,2012年至2013年,其客单价整体下了一个台阶,大约在400元左右。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售价较3C产品更低的百货类、图书类货品的大幅增加,整体上拉低了单个订单的平均消费额,说明百货、图书类商品的订单量增幅相当可观。 / x0 T% S1 [4 q; S+ g" M& Y

  L, n  @5 t0 o3 o2 ^- P自建物流重资产) n. ^9 q9 ~* }$ z( D" k1 Y- D
- T( n" I+ y0 S
在招股文件中,京东骄傲地对外宣称“我们拥有在中国所有电子商务公司中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便是其自建物流配送系统。   ; E$ F9 v/ g, U5 l2 o
5 h8 ~4 P$ ]8 n. E% c8 p
其他绝大多数电商选择物流外包方式不同的是,京东自行投资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物流配送系统。目前,京东拥有总面积超过130万平米的82个仓库分布于34个城市,这82个仓库的货品,通过分布于全国13个城市的物流配送中心或投递中心的配送指令,配送至全国460个城市的1453个配送点,再由1.8万投递人员将货品从这1453个配送点分送至各大街小巷的用户手中。   
6 ~) B) m: ?: {, @& F( e7 }( r  H: g. K9 u: ^
京东遍布于全国的物流网络,皆由统一的后台IT系统实施调度与监控,该平台目前拥有处理高达每天3000万件订单,并记录为15亿SKU状态的能力。   " P4 I5 n% H4 w
# g7 `' ~% s$ Z4 h( |  c
这整个庞大的物流网络,目前依然在持续扩张中。根据京东的招股文件披露,截至2013年9月30日,其购置土地、仓库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总计约7亿元人民币,并且计划在2014年底前将投资预算增加至24至34亿元。   # E* B# q3 b- U

! k9 z) A( E' K" e* n8 @* n由于自建物流系统,京东在前期的投资成本是巨大的,但随着其营业额的增长,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 a; Y# Y# T# H

, a9 G. _4 h4 S1 }! I* E* J/ [横向对比一下京东与当当的近几年的平均每单物流成本,京东从2011年的23元下降至2013年前三季的13.5元,而当当则是基本维持在11.5-13.5元的区间(图2)。   
' W7 n' v; V4 C2 P+ I' }  F- B7 l) [( ]( q; U, l
5 n* x8 B: O) B4 [; {
% q$ r, Q5 _4 q; }' u
由两家对比可以看出,自建物流的京东由于前期投入成本高,在订单量还不够大时,平均每单的物流成本较高,但随着订单量的增加,其平均每单的物流成本在逐年下降;但当当由于是物流外包,虽然其每单物流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但也很难有下降的空间。可以预期的是,随着京东规模效应的进一步显现,京东的每单物流成本将会低于当当。   0 r& |5 O& H, R* r% P; D" l
) \+ E) f' x+ [' M& v0 l- E2 }
或许有人不解,京东自建物流、当当外包物流,但也不见的京东的获得了多少成本优势,况且前期的成本还高出一大截。但电子商务,涉及用户体验无小事,自建物流的用户体验肯定要大大优于外包物流。    
6 r" P. |) R/ ~/ p* e
8 Z6 s, x3 Y3 q! W+ N: o平台收入占比有待提升9 \* Y0 ^2 l5 _1 Z# }- [! O

+ d7 n; p! Y: H& V- |

  L9 O, W- x5 L* h& e: S: m9 [% F) X9 A% K
在互联网商业的世界,一条不变的法则就是“流量为王”,有了流量干啥都好说。这不,百度凭借自己无可匹敌的流量,其一年的广告营业额居然可以超越央视。   
- y5 ]1 j: F, E3 J3 K6 P
1 a# W- ?5 M. ^- U1 d8 K# o8 r# f电子商务的流量,除了用来自己卖货,还可以用来帮别人卖货,而像阿里之类的,干脆就自己完全不卖货,开着场子完全由别人来卖,自己坐着收钱。   
5 L' A" V0 Y2 Q& C; I3 }: X7 C5 `4 W% V# @  J4 T# w" N5 Q; o
由于没有进货成本,没有仓储,没有物流费用,平台式B2C的毛利率肯定要大大高于自营式B2C。于是众多块头不小的自营式B2C也先后实施开放平台战略,自己腾出一部分场子,广邀第三方进驻,将自己富余的流量变现。     G3 W! C- d! U; y

1 I# n4 y* {: r% v- Y; ?- T$ u对比京东、当当、亚马逊,三家的开放平台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皆在逐年增长,但京东由于启动开放平台较晚,其平台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处于最低水平(图3)。换言之,京东开放平台收入还有相当的成长空间,因而对京东整体毛利率的拉升也还具有相当的潜力。
: I" y/ g; W, B' \$ O# }" G
! V4 D6 G4 D# n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