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18|回复: 0

[亲子园地] 舍得“使用孩子”,孩子才会成器

微小宝 发表于 2019-11-25 10: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父母愿意在生活琐事,以及课外的手工作业中帮助孩子,有的父母认为,这些事会浪费孩子的时间,有些是因为过于溺爱孩子们;
很多老人甚至在孩子吃饭的时候也会协助孩子,殊不知这是一剂可怕的慢性毒药,孩子渐渐会失去动脑、动手的机会,有些孩子到了学校不会挑鱼刺,不会系鞋带…
更可怕的是孩子的大脑失去了锻炼机会。
“只知疼爱孩子,不舍得用孩子”成为当今父母爱孩子的误区。
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使用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一个孩子被大人使用和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进而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并且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01
父母对孩子的肯定,最能激发孩子的潜力
有的父母把孩子当“宠物”养,什么都替孩子干,从不让孩子为自己做点什么。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肯定,最能激发孩子的潜力。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亮点,找出孩子的亮点,给予鼓励,孩子就会让你感受到惊喜。
有个小男孩,学习成绩总是班里最后一名,老师上课时,他表现的很文静,不打扰其他同学,也不回答问题。家长想鼓励他,却不知从何入手。
有一次,妈妈带孩子去公园玩,发现孩子荡秋千荡的特别好,于是,她就在小区策划了一场荡秋千比赛,这个成绩平平的孩子得了冠军。
说来奇怪,自打那次之后,孩子从体育、艺术课程开始,各门功课成绩开始好转。每一科都在进步,连人际关系都有所改善。
这就是正向月晕效应的力量,当孩子在某一个小领域取得成就时,他会把这种成功的经验扩散到其他领域。这并非技能的类化,而是当他建立了自信,有了成长型思维之后,内心的驱动力不一样了。


孩子的自我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之际,他都是通过他人的肯定,来实现自我肯定的。特别是父母和老师的肯定,对孩子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要多给孩子的正确行为表示肯定。
当然肯定和表扬是有区别的,不恰当的表扬,不利于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甚至让孩子不敢挑战有难度的事情。
表扬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而肯定是注重孩子所做的事情以及得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02
孩子要“放养”,不能“圈养”,要舍得放手
一谈到放养这个话题,大家会摇头,好像很可怕。
我们这一代,物质水平不断提升,养育却越发不堪其累,其实,是时候放松一点了。
先来回答几个问题。
a)爸爸和妈妈谁更擅长放养?爸爸。
b)爸爸和妈妈谁带孩子会更有益?也是爸爸。
c)为什么爸爸带的孩子勇敢大胆探索能力强?因为爸爸们敢放手。
d)当两个孩子发生冲突,妈妈往往感同身受,差点也跟着吵起来,为什么一笑泯恩仇的往往是爸爸?因为爸爸神经粗,心大。
所以,爸爸带娃的好处,基本等同于放养的好处。
电视剧《小别离》中,当孩子去了异国彼岸,不再持续地需要父母的关注与付出,父母首先感受到的,不是轻松与解脱,而是空虚,失去意义,并用拼二胎来填补空白。
在孩子出生以后,对孩子的养育是一个漫长的持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往往形成了习惯,照顾成了一种天然的条件反射,类似于运动员的肌肉反应。
当父母把生活重心全然放在孩子身上,源头一旦消失,当然会失落不已。
其实,放养并不是不管不顾,不闻不问,而是在相当漫长的岁月中,不要把人生重心,完全放在孩子身上。


03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千万别替他去做
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是现在社会最常见的家庭模式。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父母的爱、爷爷奶奶的爱、姥姥姥爷的爱包围着孩子成长,很多时候都是看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什么都依着孩子。
孩子的成长无人可以替代,只有自己不断体验、不断试错才能收获经验。
当大人挡在孩子前面时,孩子失去的是自信心、独立性、责任心、创造性等核心能力长成的机会。我们希望孩子成功,却常常忘记一个事实:"家长包办越多,孩子能力会越差"。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去做。
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的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你老不放心,什么事都要插手,就等于告诉他:"你不行,我不相信你。”
从小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去锻炼,孩子就有了生存的本领,有了抗风险的能力,当他远走高飞时,你心中只有欣喜而没有担心。
人的一生都在路上,与其送孩子一双名牌鞋,不如送他一双能走路的脚。


孩子和大人一样,需要自我价值的体现,你的舍得“使用”,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进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你的舍得“使用”,才能让孩子得到锻炼,更加独立。
舍得,才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爱。
适当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舍得用,孩子才能成大器。
-E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