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40|回复: 0

马伊琍:孩子,你不必太乖

微小宝 发表于 2019-7-12 12: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景:
妈妈把孩子交给姥姥,总要叮嘱孩子几句:乖乖听姥姥的话!不然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孩子很听话,受到旁人的夸奖:这孩子真乖,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
爸爸教育孩子,总会说:你要是不乖,就不是爸爸的好孩子了!
很多家长会有意无意地用“乖”、“懂事”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
在学校,“孩子平时听话吗?”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家里,总会对孩子说“你要听话,不然就会……”;家长们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会互相夸奖“你家孩子真乖、真懂事”等等。
要求一个孩子乖、懂事似乎再正常不过,这两个词作为一对褒义词也好像从未被质疑过。
但越来越多的现实告诉我们:将孩子养得太乖,是父母最大的错误。


马伊琍对大女儿爱马有着很严的家教,即使是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只要是做错了事,都会受到批评。
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她的女儿爱马变得越来越胆小,平时只要她口气稍微强势一点,或者表情严肃一点,爱马就会对马伊琍说:“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马伊琍一度以为她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
因为爱马很乖,很听话。


直到后来,她发现爱马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过家家,大家分配角色,孩子们都喜欢当“妈妈”的角色,爱马也不例外。
但当其他孩子想要扮演妈妈,非要让爱马当宝宝的时候,爱马没有拒绝,更不用说为自己争取,而是默默去扮演宝宝的角色。
马伊琍问女儿不争取的原因,爱马却说:“我不敢。”
马伊琍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错了,将爱马教得太乖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马伊琍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来鼓励孩子,才终于让爱马说了那句:“我不愿意”。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马伊琍在一次直播中,给出了答案:
“那些软弱的、听话的、不会反抗的乖孩子,更容易成为被伤害的对象。”
不敢拒绝、只会一味忍让的孩子,正在一次次的失去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慢慢地变得顺从、温吞、隐忍和怯弱,即使面对伤害,也不敢说“不”。
而坏人,常常会利用孩子的弱点。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件让人心痛的事。
12岁的双胞胎女孩,在参加夏令营时,遭到教练的猥亵,洗澡被看、被强吻等。
凌晨三点,教练说要带女孩出去,女孩便听话地跟他去了楼梯间。
后来,妈妈在了解到这个情况时,曾气愤地问孩子:“为什么要听教练的?”
孩子回答:“不是你叫我要听老师的话吗?”
那一刻,妈妈的心里一阵绞痛。
在坏人面前,乖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因为他们被教育得听话、顺从,不敢反抗。
电影《小孩不笨》,有个情节让人印象深刻。
坏人掏出了一张和Terry父亲的合照,说他不是坏人时,Terry乖乖的跟着走了,结果导致俩个孩子被绑架。


在有机会逃走时,Terry却一直重复着:
“我们要听大人的话,要乖乖待着。”
“不行,妈妈说要听大人的话。”
好几次差点吵醒喝醉的看守。
文福很生气地告诉他,不是每个大人的话都要听的。
两个孩子面对绑匪的不同反应,跟两个人的家庭教育分不开关系。
文福的父母教孩子分辨好人坏人。而Terry的家长说要乖乖地听大人的话,却忘了告诫孩子,这个世界还有坏人。
一味地让孩子听话,营造一个童话世界,会让孩子身陷危险而不自知。
与做一个“乖孩子”比起来,远不及让孩子能够明辨是非,敢于说“不”。


记得去年,有一位女子试图当街拖走一名六七岁的儿童,孩子激烈反抗,大声哭喊。
当时有好几个路人,都以为是妈妈在教育孩子。
但男童机智地对着路人大喊“她不是我妈妈”,最终引起了一个女司机的注意,得以逃离魔爪。


我们不是说要鼓励孩子做熊孩子,而是说希望孩子做一个有分寸的乖孩子,懂得在该保护自己的时候勇敢反抗。
培养对善恶的敏感,比做一个乖孩子要重要的多。
很多所谓的好孩子,都有一种“绵羊”性格。乖巧、不多说话、唯父母是从。
但恰恰就是“绵羊”性格,每每在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选择了隐忍和沉默,总是在默默地承受,而不敢去起身维护。
当别人用无理的要求一再侵犯自己的时候,顺从、隐忍的开关立马打开。
很乖,很听话,带来的结果就是,孩子特别容易被伤害。
因为伤害一个乖孩子的成本很低,于是,乖孩子很容易沦为施暴者反复欺辱的对象。
其实, 很多时候,孩子愿意违背自己的内心,做出一副乖巧的模样,只是因为孩子深深爱着父母,想让父母高兴。
这种“乖”是孩子疼爱父母的方式,也是最让人不忍的一种表达。
但作为家长,不该为了自己的权威和省事,一味要求孩子乖巧,而忽视乖孩子的心理需求。
鼓励孩子“不必太乖”,是我们能够给予孩子更深远的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