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01|回复: 0

[亲子园地] 儿童美术的“似与不似”和“教与不教”

微小宝 发表于 2019-6-25 09: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儿童绘画贵于“似与不似之间”,美术教学贵于“教与不教之间”】
1、“似与不似”
儿童的艺术素养的熏陶培养,不在于绘画的真实、干净、漂亮,其中的审美形成、创造精神、思维方式是于儿童来言,重要的内核价值。
绘画不是摄影,而是儿童心理思路的表达。“似”来自生活,“不似”来自艺术感知。美感的体验和生活中的视觉感受相关,“似与不似之间”的绘画,才是有审美价值的体现。



2、“教与不教”
对于不同学段的少年儿童来说,艺术素养的培养不是“教”出来的。有时需要更多的是“不言教令,顺其自然”。自然的天性、创想、梦幻构成了儿童追求美的动力,并乐于努力实现。
“教”的艺术是“适”的艺术,适合时机,适合阶段,顺势而导。如偏离方向或违背儿童心理发展的教学,纵然再有深度,也无益儿童审美的开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