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730|回复: 0

[亲子园地] 学会闭嘴和放手:父母越焦虑,孩子越学不好

微小宝 发表于 2020-8-27 1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幼儿园老师开始统计,看看有多少孩子开园后可以正常去上学。经历了这样一个超长假期,父母们本来都是盼着“万兽归笼”,可是,真的等到这一天,父母们却开始焦虑了。
甜甜妈妈:“豆豆爸爸,我听说你家孩子假期学识字了,现在能认识多少个字了啊?”
明明妈妈:“我家孩子现在都能用筷子吃饭了,是不是好多孩子还不会呢啊?”
明明奶奶:“我家大宝一说话就结巴,我看别人家孩子说话都可顺溜了,这可咋办呢?”
父母们都在比较着自己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之间的差别,自己家孩子差一点儿都接受不了。如果别人家孩子强,就兴高采烈,如果输了,就会加倍焦虑,然后想尽办法逼着赶超别人。


有些人会说,等到孩子长大了就好,父母就不焦虑了。实际上还真不是,对于焦虑的父母来说,无论孩子处于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会有他们焦虑的事情。
小的时候,担心孩子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走路;等到上小学了,担心孩子上课坐不住凳子;好不容易孩子成绩不错了,又开始担心孩子会早恋;等到大学都毕业了,还是放心不下,想万一没有好工作,没有好伴侣,可怎么办?
丝毫不夸张地说,对于很多父母来说,焦虑会伴随他的一生,同样也就会跟随孩子一生。
那么,究竟什么是焦虑,父母又为什么会如此焦虑呢?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一聊父母焦虑的那些事儿。
01 什么是焦虑?
所谓焦虑,是指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的危险或威胁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 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
焦虑是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一种情绪了,尤其是对于父母而言,我们不仅会在自己的工作中感到焦虑,在育儿的道路上,我们更是焦虑不断。
“你家孩子都长牙了,我家的怎么还没有长牙?”
“别人家孩子都可以看绘本了,我家孩子怎么坐一会儿都坐不住呢?”
“你看谁谁谁每次考试都第一,你连卷子都答不完。“
每当父母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其实潜台词都是,“这孩子是不是要完蛋了“,而潜台词背后则是深深的焦虑。
02 父母焦虑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呢?
生活中本身就有焦虑,而电视剧里也在贩卖焦虑。就像是电视剧《三十不惑》里的顾佳,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高端的私立幼儿园,费尽心思接近有资源的太太。


看着顾佳为了孩子所做的努力,让很多妈妈都感觉到“紧张”。人家家庭条件那么好,都不满足于现状,想让孩子的人生阶层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懈怠呢?更加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被别人家的妈妈和孩子超越过去了。
而由此带来的焦虑也给父母和孩子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其实,焦虑是一种和恐惧很相似的情绪,这两种情绪都会给个体带来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反应。但是,恐惧针对的是眼下真实发生的事情,而焦虑却没有明确的事情。
这也就意味着焦虑其实更可怕,因为事情消失了,恐惧也会跟着消失,但是,焦虑很有可能会一直影响我们的生活,难以摆脱。
而之所以会产生焦虑,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焦虑远不止是一种情绪,它根本上是一种你想实现自己生命意义的迫切感。当父母对孩子有所期待,担心孩子会因为某些机会而无法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就会容易产生焦虑。
就像是前几天有一则新闻,某初中毕业生被父母带去整容。据医生介绍,今年整容的队伍呈现出了明显的低龄化趋势,遗忘都是高中毕业生会扎堆去咨询整容,但是,现在初中生也已经占了一定的比例,甚至最小的孩子不过才8岁而已。


8岁的孩子对美丑都还没有明确的概念,却要在脸上动刀。这些小孩子去咨询整容,都是父母要求的。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父母的焦虑,父母觉得不应该“让孩子从外形上,就输在起跑线上”。
当父母这么做的时候,孩子会产生一种感觉,那就是“我不好,我不行,我不配”,从而孩子也会给自己贴上负面的标签,
但是,给孩子带来的感觉并不是父母希望我成长,而是父母靠着我的优秀在缓解焦虑,所以自己不过是缓解父母焦虑的一个媒介而已。一旦产生这样的想法,孩子就容易产生低价值感,从而对自己进行否定。
不过,焦虑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还不止于此。
父母的焦虑会流动到孩子身上,对于孩子来说,这就是一种压力。如果孩子无法排解这些压力,那么就很有可能长期被包裹在负面情绪中,对孩子的心理状态以及性格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之前看过这样一则新闻,25岁的小黄,一直没有男朋友,父母急得不得了。在过年期间,就为她张罗了四场相亲,但是因为小黄都没有相中,父母就十分气愤,批评教育不说,甚至还不让她进家门。父母的态度导致小黄患上了抑郁症,还出现了自残倾向。


很多父母都曾对孩子说过:“我都是为了你好,爸爸妈妈就是为你而活”。父母觉得这是在表达爱,实际上却是在传递焦虑。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人背负着其他人的生命在活,怎么会不累呢?更何况,孩子也会觉得,“我必须得好,否则都对不起父母”。
而焦虑也就在这样的互动中,不断流动,最终父母难受,孩子更难受。而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是因为虽然父母都是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孩子好。


但是,父母给孩子传递的压力以及带来的焦虑,会让孩子长期生活在高压之中,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出现抑郁、焦虑,甚至是自残。可父母却还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惹的祸”。
03 如何让父母放下焦虑?
在电视剧《最好的我们》中有一个学霸余淮,平时学习特别好,但是一到考试就出问题,就是因为焦虑。而他焦虑的来源就是妈妈的期望。
妈妈经常会对他说:“我这都是为了谁?你看看这身衣服,我穿了多少年了,我难道不想穿一件新衣服吗?”“你爸爸一个人在非洲那么多年了,辛辛苦苦干活,还不都是为了你。”


一到考试的时候,他就会想起这些话,然后感到焦虑,导致发挥失常。所以,要想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父母就要先想明白这几件事情。
首先,学习是孩子的事情,父母管不了。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就算急得不得了,也没有办法替孩子去上学。
但是,很多父母不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就出现了“皇上不急,急死太监”的情况。一到考试,父母记得不得了,天天在孩子面前唠唠叨叨,让孩子要好好学习,而孩子一开始是口头应付着,时间长了,就真的变成了“无动于衷”。


父母唠唠叨叨,无非是让自己心安,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没有用,反而会感觉到心烦。
与其这样,父母不如学会放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这样孩子也会在“独立自主”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为自己负责。
其次,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那就不要讲。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开场白都是“我也知道这些话我不该说,但是……”“我知道这些话你不爱听,但是……”
但是,这些话说出来之后,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是一时又无法解决,只能和父母不欢而散。


其实,有些话父母没有必要说,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方面,很多道理孩子不是不懂,甚至比父母还懂。就像是昨天我儿子晚上一直在听故事不睡觉,后来,我就坐起来看了他一眼,他马上就说:“妈妈,我听完这个故事就睡了,你不要说了。”
孩子也知道到了睡觉的时间,他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对。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其实可以选择不说,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哪怕孩子熬夜到很晚,等到第二天耽误了上学,孩子也是自己承担后果,这样至少以后他知道要怎么做了。
如果父母反复地说,孩子就会觉得父母不信任自己,他会将对事情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身上,这样只会影响亲子关系。


另一方面,父母反反复复地说孩子,其实是反应了自己内心的不安与焦虑。具体的内容孩子未必能听得进去,但是焦虑的情绪却都接受到了。孩子会因为父母的焦虑而感受到不安,甚至会觉得对不起父母,这种内疚感也会压得孩子喘不过气。
所以,下回父母再想和孩子说些什么的时候,就需要想一想,这些明知道孩子不爱听的话,有没有说出来的必要;如果说出来,是不是真的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


想好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父母再决定到底要不要说。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可以为孩子遮风挡雨,于是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会冲在孩子前面。但是,孩子终究会长大的,有一些风浪,作为父母,我们早晚会无力承受。
与其这样,就不如趁着自己还有能力的时候,放手让孩子去飞,这样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还能助一臂之力。
否则,我们一味地替孩子去做,等到孩子的翅膀都退化了,而我们也无法替孩子承担的时候,那可真是欲哭无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